“臨流須洗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流須洗耳”全詩
清風過其間,戛戛鳴不已。
寫之以素琴,音節淡如水。
不惜為人彈,臨流須洗耳。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東軒小室即事五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軒小室即事五首》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在東軒里卷著書籍,
有一根高大的竹子。
清風吹過竹林之間,
發出嘎嘎的聲音不停。
我用素琴演奏,
音節淡雅如水。
無論如何也要為人彈奏,
當面對流水時要洗凈耳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曾幾坐在東軒小室中,感受著室內竹子的魁偉和清風的吹拂。詩人通過彈奏素琴,將音樂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他愿意毫不吝惜地為他人演奏,同時強調了在欣賞自然美景時要全神貫注,洗凈心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東軒小室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寧靜而雅致的畫面。竹子作為中國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展示了其高大挺拔的形象,給人以威嚴和莊重之感。清風吹過竹林,產生了一種戛然而鳴的聲音,這種聲音與琴音相呼應,使整個場景更加和諧。素琴的音節淡雅如水,與自然景物相得益彰,強調了音樂的空靈和純凈。詩人表達了對音樂的熱愛,并愿意與他人分享這種美妙的藝術。最后,詩人提醒人們在欣賞自然美景時要專注并凈化心靈,以更好地領略自然和音樂的魅力。
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意境唯美的畫面,展現了詩人對音樂和自然之美的贊美。通過音樂和自然的結合,詩人傳達了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心靈凈化和寧靜的向往。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并引發人們對音樂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欣賞。
“臨流須洗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xuān xiǎo shì jí shì wǔ shǒu
東軒小室即事五首
juǎn shū zuò dōng xuān, yǒu zhú shén kuí wěi.
卷書坐東軒,有竹甚魁偉。
qīng fēng guò qí jiān, jiá jiá míng bù yǐ.
清風過其間,戛戛鳴不已。
xiě zhī yǐ sù qín, yīn jié dàn rú shuǐ.
寫之以素琴,音節淡如水。
bù xī wéi rén dàn, lín liú xū xǐ ěr.
不惜為人彈,臨流須洗耳。
“臨流須洗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