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矣雪消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矣雪消殘”全詩
胡為涉修阻,不肯近長安。
蠲紙無留筆,生枝不帶酸。
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殘。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送紹興張耆年教授之永嘉學官》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送紹興張耆年教授之永嘉學官》是宋代曾幾所作,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內孤寒士,江頭獨冷官。
胡為涉修阻,不肯近長安。
蠲紙無留筆,生枝不帶酸。
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殘。
詩意:
這位孤獨而寒冷的士人,身在江頭寂寞擔任低級官職。
為什么不愿意涉足修身之路,不愿接近長安(指朝廷權力所在地)。
他不愛紙上留下文字,也不帶著埋怨的思緒。
世間名山名士很少,如今他已行走,雪消殘留。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一個孤寒士人的送別之情。詩人描述了這位士人獨自在江邊擔任官職的情景,他拒絕了修身的機會,也不愿意接近長安,這表明他對權力和名利不感興趣。他不留下文字,也沒有怨尤之心,表現出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態度。最后,詩人指出在世人眼中,名山和名士都很少見,而這位士人已經離開,留下的痕跡也將會消失。
整首詩詞運用了簡潔的語言,通過對士人的描寫和對名利的態度表達,表現了作者對于超然世俗的追求。同時,通過對名山和名士的稀少描繪,詩人也反襯了這位士人的獨特性和與眾不同。整首詩抒發了對士人的敬重和祝福,也傳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思考。
“行矣雪消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ào xīng zhāng qí nián jiào shòu zhī yǒng jiā xué guān
送紹興張耆年教授之永嘉學官
hǎi nèi gū hán shì, jiāng tóu dú lěng guān.
海內孤寒士,江頭獨冷官。
hú wéi shè xiū zǔ, bù kěn jìn cháng ān.
胡為涉修阻,不肯近長安。
juān zhǐ wú liú bǐ, shēng zhī bù dài suān.
蠲紙無留筆,生枝不帶酸。
míng shān tiān xià shǎo, xíng yǐ xuě xiāo cán.
名山天下少,行矣雪消殘。
“行矣雪消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