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不知何日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況不知何日歸”全詩
人間離別盡堪哭,何況不知何日歸。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江上與兄別》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上與兄別》是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國湘江兩渺彌,
暖川晴雁背帆飛。
人間離別盡堪哭,
何況不知何日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與兄弟分別的情景。詩人站在湘江畔,眺望著河水無邊無際地延伸,感到離別之情油然而生。溫暖的江水上,晴朗的天空中,一群雁飛過,它們背上的帆猶如飛行,似乎也帶走了詩人兄弟的離別之情。詩人感嘆人世間的離別之苦是如此深沉,令人無法自禁地流淚,更何況此刻他不知道自己何時能夠回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首句“楚國湘江兩渺彌”,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江水的廣闊和遼闊,與詩人內心的離別之情形成了對比。接著,詩人以“暖川晴雁背帆飛”一句,通過描繪雁群飛行的形象,將離別之情寄托于飛行的雁帆,使詩意更加凄美。最后兩句“人間離別盡堪哭,何況不知何日歸”,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苦的感受,以及不確定的歸期所帶來的更深的憂傷。
整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詩人的離別之情與自然景色相結合,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這種抒情的方式使得詩詞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和詩意的深度,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何況不知何日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yǔ xiōng bié
江上與兄別
chǔ guó xiāng jiāng liǎng miǎo mí, nuǎn chuān qíng yàn bèi fān fēi.
楚國湘江兩渺彌,暖川晴雁背帆飛。
rén jiān lí bié jǐn kān kū, hé kuàng bù zhī hé rì guī.
人間離別盡堪哭,何況不知何日歸。
“何況不知何日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