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塵隨眼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蜀塵隨眼斷”全詩
蜀塵隨眼斷,蕃雪滿襟寒。
澗下雨聲急,巖頭云色乾。
歸鞍休報晚,吾待且盤桓。
分類:
《題鳳凰山后巖》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鳳凰山后巖》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影又奇絕,半空生曲欄。
蜀塵隨眼斷,蕃雪滿襟寒。
澗下雨聲急,巖頭云色乾。
歸鞍休報晚,吾待且盤桓。
詩意:
這幅景象又是如此奇絕,半空中生出曲折的欄桿。
蜀地的塵土隨著目光消散,蕃地的雪花充滿了衣襟的寒冷。
山澗下傳來急促的雨聲,巖頭上的云彩顏色漸漸消退。
放下歸鞍,不用報告夜晚的消息,我愿意暫時停留在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詩人在此停留的心境。詩中的“此影又奇絕,半空生曲欄”描述了山水之美,欄桿的曲線襯托出奇異的景象,給人一種神秘感。接著,詩人用“蜀塵隨眼斷,蕃雪滿襟寒”描繪了眼前景色的變化,蜀地的塵土被雨水洗凈,而蕃地的雪花則給人帶來寒冷之感。隨后,“澗下雨聲急,巖頭云色乾”展示了環境的變化,雨聲急促,山頭的云彩卻逐漸消散。最后兩句“歸鞍休報晚,吾待且盤桓”表達了詩人對于歸去的鞍馬不再計較時間,他愿意在這里停留,享受眼前的景色和心靈的寧靜。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山水景色,通過獨特的形象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內心的寧靜。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于自然美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能夠引發對山水之美的賞析和心靈的寄托。
“蜀塵隨眼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fèng huáng shān hòu yán
題鳳凰山后巖
cǐ yǐng yòu qí jué, bàn kōng shēng qū lán.
此影又奇絕,半空生曲欄。
shǔ chén suí yǎn duàn, fān xuě mǎn jīn hán.
蜀塵隨眼斷,蕃雪滿襟寒。
jiàn xià yǔ shēng jí, yán tóu yún sè gān.
澗下雨聲急,巖頭云色乾。
guī ān xiū bào wǎn, wú dài qiě pán huán.
歸鞍休報晚,吾待且盤桓。
“蜀塵隨眼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