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各以短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各以短篇”全詩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郁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
記各以短篇,不工還自許。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喜雨》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秦望山頭云,
昨日鸞鳳舉。
冥冥萬里風,
淅淅三更雨。
小臣知君憂,
起坐聽檐語。
風力有去來,
龍工雜文武。
燈花識我意,
一笑相媚嫵。
泥翻早朝路,
瀰瀰光欲吐。
郁然蒼龍闕,
佳氣接南畝。
千官次第來,
豫色各眉宇。
記各以短篇,
不工還自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雨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之情,并通過雨后的景色展現了朝廷的繁榮和欣喜。
賞析:
《喜雨》以描繪雨后景象為主線,通過景物描寫展示了秋天的風景和人們的歡喜之情。首兩句“秦望山頭云,昨日鸞鳳舉”描繪了云彩在山頭上的飄動,預示著雨水的到來。接著描述了萬里風吹拂和三更時的細雨聲,給人以淅淅瀝瀝的感覺。接下來,作者自稱為小臣,表達了自己對君主的關切之情,起來坐著聆聽屋檐上的雨聲。詩中也描繪了風力的變化和龍工(指君主)忙碌的景象,顯示了朝廷的繁榮和興旺。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繪了燃著燈花的景象,燈花寓意著君主對自己的了解和喜愛,而作者則以一笑相答,表達了自己的回應。接著描述了泥土被翻動的早朝路,光芒欲吐,意味著朝廷的光輝和繁榮。最后兩句“郁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則表達了朝廷中各級官員積極前來報到的喜慶氛圍,每個人的面容都洋溢著喜悅之情。最后的兩句“記各以短篇,不工還自許。”則是作者自謙之詞,表示自己只能寫一些短小的詩篇,但還是滿足于自己的創作。
《喜雨》以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雨水的喜悅之情,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朝廷的繁榮和欣喜。整首詩詞用詞簡練、形象生動,善于運用意象和比喻,給人以美好的視覺和情感體驗。
“記各以短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ǔ
喜雨
qín wàng shān tóu yún, zuó rì luán fèng jǔ.
秦望山頭云,昨日鸞鳳舉。
míng míng wàn lǐ fēng, xī xī sān gēng yǔ.
冥冥萬里風,淅淅三更雨。
xiǎo chén zhī jūn yōu, qǐ zuò tīng yán yǔ.
小臣知君憂,起坐聽檐語。
fēng lì yǒu qù lái, lóng gōng zá wén wǔ.
風力有去來,龍工雜文武。
dēng huā shí wǒ yì, yī xiào xiāng mèi wǔ.
燈花識我意,一笑相媚嫵。
ní fān zǎo cháo lù, mí mí guāng yù tǔ.
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
yù rán cāng lóng quē, jiā qì jiē nán mǔ.
郁然蒼龍闕,佳氣接南畝。
qiān guān cì dì lái, yù sè gè méi yǔ.
千官次第來,豫色各眉宇。
jì gè yǐ duǎn piān, bù gōng hái zì xǔ.
記各以短篇,不工還自許。
“記各以短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