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追歡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疇昔追歡事”全詩
等閑生白發,耐久是青燈。
海內春還滿,江南硯不冰。
題詩餞殘歲,鐘鼓報晨興。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除夜》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往昔追求歡樂的事情,如今因病無法再做。
悠閑地生出白發,長久地守著青燈。
國內的春天已經到來,江南的墨汁不再冰冷。
題寫詩歌送走舊年,鐘鼓報告黎明的到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歲末時刻的感慨和思考。他回顧了過去追逐歡樂的經歷,但現在因為疾病的緣故,已經無法再享受其中的樂趣。他感嘆時光的流轉,白發的增長,同時也表達了對長久的守望和堅持的態度。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繪了一個新年的景象。他說國內的春天已經來臨,江南的墨汁也不再冰冷,這意味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他以題詩的方式送走舊年,鐘鼓聲報告著新的一天的開始,表達了對新的希望和期待。
賞析:
《除夜》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末時刻的深情思考和感慨。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作者展現了光陰易逝、人事變遷的主題。他用"疇昔追歡事,如今病不能"表達了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以及自身疾病帶來的無奈和遺憾。
詩中的"等閑生白發,耐久是青燈"表達了對時光的思考。白發是衰老的象征,而青燈則象征著長久的堅守。作者以此表達了對于時光流轉的接受和對長久的守望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新年的景象,春天的到來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生機。作者以題詩和鐘鼓報晨興的方式,寄托了對新年的期盼和對未來的希望。
整首詩詞以簡約而富有情感的筆觸,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同時融入了對新年的熱切期待,給人以深思和希望的啟示。
“疇昔追歡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除夜
chóu xī zhuī huān shì, rú jīn bìng bù néng.
疇昔追歡事,如今病不能。
děng xián shēng bái fà, nài jiǔ shì qīng dēng.
等閑生白發,耐久是青燈。
hǎi nèi chūn hái mǎn, jiāng nán yàn bù bīng.
海內春還滿,江南硯不冰。
tí shī jiàn cán suì, zhōng gǔ bào chén xīng.
題詩餞殘歲,鐘鼓報晨興。
“疇昔追歡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