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為澤畔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為澤畔吟”全詩
謫去刑名枉,人間痛惜深。
誤將瑕指玉,遂使謾消金。
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送鄭煉師貶辰州》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鄭煉師貶辰州》
中文譯文:
辰州萬里之外,
思念逐臣心。
被貶去名位是徒勞的,
人們對此深感痛惜。
錯誤地指責寶玉上的瑕疵,
結果只是白費黃金。
期盼著一天能夠西歸,
不再在澤畔哀嘆。
詩意: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描寫了鄭煉師被貶謫到辰州的情景,并表達了送別者對鄭煉師的思念和對他被貶的遺憾之情。
賞析:
1. 詩人通過“辰州萬里之外”和“逐臣心”兩句,揭示了辰州與中央的距離之遙遠,以及對臣子思念之深。
2. 第二和第三兩句說明了鄭煉師被貶謫的情況,詩人認為這是徒勞無功的,并表現出對他的同情和遺憾。
3. “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表達了詩人對鄭煉師能早日回歸的期盼,并勸告他不要為被貶所苦,不要在辰州的澤畔悲嘆。
4. 詩人以貶謫為背景,以思念和遺憾為主題,抒發了對離別和不公的感慨和思考,情感深沉,意蘊豐富。
“休為澤畔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liàn shī biǎn chén zhōu
送鄭煉師貶辰州
chén zhōu wàn lǐ wài, xiǎng dé zhú chén xīn.
辰州萬里外,想得逐臣心。
zhé qù xíng míng wǎng, rén jiān tòng xī shēn.
謫去刑名枉,人間痛惜深。
wù jiāng xiá zhǐ yù, suì shǐ mán xiāo jīn.
誤將瑕指玉,遂使謾消金。
jì rì xī guī zài, xiū wèi zé pàn yín.
計日西歸在,休為澤畔吟。
“休為澤畔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