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紅未許佳人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鮮紅未許佳人見”全詩
鮮紅未許佳人見,蝴蝶爭知早到來。
分類:
作者簡介(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后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游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題槿花》戎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題槿花》
用金錢買槿栽,
經過兩年方見花開。
鮮紅的花卻未能讓佳人賞識,
只有蝴蝶才知道它早已來到。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述了一位詩人用金錢去購買槿花栽種的經歷。經過兩年的努力,終于看到槿花綻放。然而,這鮮紅的花卻沒有被佳人欣賞到,只有蝴蝶們飛舞在花間,感受到了這美麗花朵的到來。
這首詩意境明朗,情感純真。詩中的槿花象征著美麗和寶貴的事物,而花開的過程則是一種耐心和等待的象征。詩人愿意用金錢去購買槿花,說明他對美麗事物的追求和珍視。然而,詩人的美麗和真摯只被蝴蝶知曉。這是一種對美的欣賞,對純真和珍貴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自己努力的收獲不被他人看見的遺憾。
從整首詩的結構和意境來看,這首詩并不復雜,但是通過簡潔的描述和富有意境的形象,詩人成功地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珍視。
詩中用槿花和蝴蝶來象征美麗和純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同時,也呼應了古人常以花鳥蟲魚等自然元素來寄托情感的特點。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讓讀者能夠直接理解詩人的情感,也能在閱讀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詩人內心的深處。
“鮮紅未許佳人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ǐn huā
題槿花
zì yòng jīn qián mǎi jǐn zāi, èr nián fāng shǐ dé huā kāi.
自用金錢買槿栽,二年方始得花開。
xiān hóng wèi xǔ jiā rén jiàn, hú dié zhēng zhī zǎo dào lái.
鮮紅未許佳人見,蝴蝶爭知早到來。
“鮮紅未許佳人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