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懷依舊不能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懷依舊不能平”全詩
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叢篁聽雨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縱步至董氏園亭三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縱步至董氏園亭三首》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槐樹層層新綠生,
客懷依舊不能平。
自移一榻西窗下,
要近叢篁聽雨聲。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游賞董氏園亭的心境和感受。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園亭中槐樹層層新綠生長,這是作者所見的景象。槐樹是中國古代常見的樹種之一,常與園林相映成趣,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新綠的槐樹暗示著季節的更替和生機的春天,為整個園亭增添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詩的第二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雖然眼前的景色美麗,但是作者的客懷(旅客的心情)依舊不能平靜。這里的客懷可能指的是作者離鄉背井,身處陌生環境的心情。作者在園亭中的所見所聞并沒有完全能夠平復他內心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詩的第三句描述了作者自己移動一把榻子,靠近西窗下。這種行為表明作者希望以更近的距離來觀察和體驗園亭中的景色和氛圍。西窗下可能是一個較為靜謐的位置,使作者能夠更好地聆聽園亭外的聲音。
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靠近叢篁(指竹林)去聆聽雨聲。竹林是中國園林中常見的景觀元素,它具有清雅、自然的特點,而雨聲則是大自然的聲音之一,給人一種寧靜、悠然的感覺。作者希望能夠通過聆聽雨聲來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平靜,撫慰他離鄉背井的心情。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槐樹的新綠、移動榻子和靠近窗下,以及希望靠近竹林聽雨聲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園亭中的感受和對內心平靜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陌生環境中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和渴望。
“客懷依舊不能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òng bù zhì dǒng shì yuán tíng sān shǒu
縱步至董氏園亭三首
huái shù céng céng xīn lǜ shēng, kè huái yī jiù bù néng píng.
槐樹層層新綠生,客懷依舊不能平。
zì yí yī tà xī chuāng xià, yào jìn cóng huáng tīng yǔ shēng.
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叢篁聽雨聲。
“客懷依舊不能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