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龍蛇抱石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歲龍蛇抱石癯”全詩
明朝卻覓房州路,飛下山顛不要扶。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採菖蒲》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菖蒲》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閑行澗底采菖蒲,千歲龍蛇抱石蠼。
明朝卻覓房州路,飛下山顛不要扶。
詩意:
這首詩以采菖蒲為主題,描繪了詩人在山澗中閑逛的情景。詩中描述了千歲的龍和蛇在石頭上盤繞,形象生動。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明天要去尋找房州的路,但不需要別人扶助,意味著詩人的自信和堅定。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采菖蒲的場景,并突出了自我意識和自主精神。首句“閑行澗底采菖蒲”,通過運用“閑行”和“澗底”等詞語,展示了詩人在自然環境中悠閑自得的狀態,而“采菖蒲”則傳遞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賞。第二句“千歲龍蛇抱石蠼”,通過描繪千歲的龍和蛇盤繞在石頭上,給人一種神秘而壯觀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延續。最后兩句“明朝卻覓房州路,飛下山顛不要扶”,表達了詩人的自信和決心,他愿意獨自探索前進,展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揭示了詩人內心的自由與堅定。這首詩詞以簡短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放與自由的精神風貌。
“千歲龍蛇抱石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chāng pú
採菖蒲
xián xíng jiàn dǐ cǎi chāng pú, qiān suì lóng shé bào shí qú.
閑行澗底採菖蒲,千歲龍蛇抱石癯。
míng cháo què mì fáng zhōu lù, fēi xià shān diān bú yào fú.
明朝卻覓房州路,飛下山顛不要扶。
“千歲龍蛇抱石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