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律將窮天地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律將窮天地溫”全詩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擬東坡嶺外文。
隔水叢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間看夕曛。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度嶺一首》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度嶺一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年律將窮天地溫,
兩州風氣此橫分。
已吟子美湖南句,
更擬東坡嶺外文。
隔水叢梅疑是雪,
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
少住林間看夕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穿越嶺山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之間的感慨和思考。作者通過描寫氣候的變化、地域的差異以及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四季變化中的溫度、風氣、植物等元素,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受。詩的開篇,年律將窮天地溫,描述了季節的變化即將接近盡頭,溫暖正在消退。接著,作者通過兩州風氣此橫分一句,表達了不同地域之間文化氛圍的差異,暗示著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接下來,作者提到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擬東坡嶺外文,表達了對湖南地方文化和蘇東坡的贊美和向往。他通過吟詠湖南的美景,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并進一步表示自己的創作欲望,希望能夠創造出像蘇東坡那樣的佳作。
隨后,詩詞中出現了隔水叢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的描述,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孤獨山峰的渴望。這里的梅花和孤嶂都是象征著堅韌和孤獨的形象,與前文中的溫暖和風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間看夕曛,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無畏和對美好時刻的珍惜。這里的三千里是指漫長的旅途,而林間的夕曛則是指夕陽的美景,作者希望能夠在旅途中心無旁騖地欣賞美好的景色。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示了他對自然和文化的細膩感受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年律將窮天地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lǐng yī shǒu
度嶺一首
nián lǜ jiāng qióng tiān dì wēn, liǎng zhōu fēng qì cǐ héng fēn.
年律將窮天地溫,兩州風氣此橫分。
yǐ yín zi měi hú nán jù, gèng nǐ dōng pō lǐng wài wén.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擬東坡嶺外文。
gé shuǐ cóng méi yí shì xuě, jìn rén gū zhàng yù shēng yún.
隔水叢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bù chóu qù lù sān qiān lǐ, shǎo zhù lín jiān kàn xī xūn.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間看夕曛。
“年律將窮天地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