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奈天公無面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奈天公無面目”全詩
爭奈天公無面目,滿林黃葉一番秋。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避風臺上深情寵,
偃月堂中盡意謀。
爭奈天公無面目,
滿林黃葉一番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人在初冬時節的心情。老人站在避風的臺上,深情地寵愛著他心愛的人。而他在偃月堂中,盡情地策劃著自己的心思和計劃。但是,他感到遺憾的是,天公卻沒有面向他展示自己的容顏,只有滿林的黃葉在初秋的景象中展現出美麗和變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老人的情感和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慨。首先,詩中的老人表現出對他心愛之人深情的寵愛,這種深情的寵愛使他愿意站在避風的臺上,為對方提供保護和溫暖。這種描寫展示了老人的情感世界,傳達了他內心的柔情和溫暖。
其次,詩中的老人在偃月堂中盡情地策劃自己的意圖和計劃。這里的偃月堂是一個隱居之所,老人可以在這里自由地思考和謀劃。這種自由和無拘束的狀態展示了老人內心的智慧和追求。
然而,詩句中的一句“爭奈天公無面目”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失望之情。天公無面目暗示著老人沒有得到他所期望的回應和認可。這種失望與前面描繪的深情寵愛和智慧謀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老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最后,詩中以“滿林黃葉一番秋”作為結尾,通過描繪秋天林中的黃葉景象,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變幻無常。這種景象與老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形成了呼應,也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對老人的心情描繪和環境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人生、情感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具象的意象描寫和感情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和內心的起伏。
“爭奈天公無面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hé lǎo rén chū dōng yù bǐ shí jué
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
bì fēng tái shàng shēn qíng chǒng, yǎn yuè táng zhōng jìn yì móu.
避風臺上深情寵,偃月堂中盡意謀。
zhēng nài tiān gōng wú miàn mù, mǎn lín huáng yè yī fān qiū.
爭奈天公無面目,滿林黃葉一番秋。
“爭奈天公無面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