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寧無接翅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子寧無接翅樓”全詩
桃根縱有飛花渡,燕子寧無接翅樓。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又和》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裹行云不自由,
低眉重整玉搔頭。
桃根縱有飛花渡,
燕子寧無接翅樓。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通過描繪風、云、桃花、燕子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局限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首句“風裹行云不自由”,通過風裹著行云的形象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渴望。行云在風的掌控下,失去了自由自在的飄逸狀態,與詩人內心的追求相呼應。
接著,“低眉重整玉搔頭”,這句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現實的無可奈何。低眉重整玉搔頭意味著詩人將自己的頭發重新梳理整齊,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試圖通過整理自己的外表來調整內心的不自由。
第三句“桃根縱有飛花渡”,以桃花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超越現實的局限,追求更高更自由的境界。
最后一句“燕子寧無接翅樓”,通過燕子無法落腳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中種種束縛和限制的感嘆。燕子是自由的象征,但它卻找不到可以停歇的地方。這種情景象征著詩人內心對于自由無處寄托的無奈和困惑。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和對現實局限的感嘆。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喚起讀者對于自由與束縛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內心的追求和對自由境界的渴望。
“燕子寧無接翅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hé
又和
fēng guǒ xíng yún bù zì yóu, dī méi chóng zhěng yù sāo tóu.
風裹行云不自由,低眉重整玉搔頭。
táo gēn zòng yǒu fēi huā dù, yàn zi níng wú jiē chì lóu.
桃根縱有飛花渡,燕子寧無接翅樓。
“燕子寧無接翅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