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涼如水誰消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涼如水誰消得”全詩
柳家細婢何能問,太尉粗人祗自憐。
比翼難磨終古恨,嫵眉未了宿生緣。
新涼如水誰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七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是一首宋代洪咨夔的詩詞,它描述了七夕節的浪漫情景并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好個牽牛織女天,
凄其獨夜不成眠。
柳家細婢何能問,
太尉粗人祗自憐。
比翼難磨終古恨,
嫵眉未了宿生緣。
新涼如水誰消得,
平等天公也解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七夕的傳說為背景,牽牛織女分別代表了牛郎和織女,他們因為愛情而被迫分隔天河。詩人通過描繪這個故事,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好個牽牛織女天”,表達了對天上牽牛織女的美好祝愿和景象贊嘆。接著,詩人以凄涼的語調描繪了織女在七夕這個夜晚獨自度過的情景,她無法入眠,孤獨地度過這個夜晚。
接下來的兩句,“柳家細婢何能問,太尉粗人祗自憐”,表達了詩人對織女境遇的同情和痛惜。織女是柳家的細婢,又有一個地位高貴的夫君太尉,但她仍然無法與牛郎相聚,這種境況讓詩人感到心痛。
隨后的兩句,“比翼難磨終古恨,嫵眉未了宿生緣”,表達了詩人對兩情相悅的人們被迫分隔的悲傷和無奈。比翼雙飛的鳥兒難以磨滅的恨意代表了牛郎和織女對分離的憤慨和遺憾,而美麗的眉眼還未圓滿地完成夫妻之間的宿世緣分。
最后兩句,“新涼如水誰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詩人表達了對牛郎和織女的心靈寄托和對命運的反思。詩中的“新涼如水”形容了七夕夜的清涼,但卻無法消解兩情相悅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天公能平等對待每一對相愛的人,不再偏袒,讓牛郎和織女能夠團聚。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七夕節的浪漫情景,并通過對牛郎和織女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平等的呼喚。
“新涼如水誰消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hǎo gè qiān niú zhī nǚ tiān, qī qí dú yè bù chéng mián.
好個牽牛織女天,凄其獨夜不成眠。
liǔ jiā xì bì hé néng wèn, tài wèi cū rén zhī zì lián.
柳家細婢何能問,太尉粗人祗自憐。
bǐ yì nán mó zhōng gǔ hèn, wǔ méi wèi liǎo sù shēng yuán.
比翼難磨終古恨,嫵眉未了宿生緣。
xīn liáng rú shuǐ shuí xiāo de, píng děng tiān gōng yě jiě piān.
新涼如水誰消得,平等天公也解偏。
“新涼如水誰消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