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遭時策計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范蠡遭時策計然”全詩
鍾鼎山林非二物,莫隨窮達較蚩妍。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孔明遁世吟梁甫,
范蠡遭時策計然。
鍾鼎山林非二物,
莫隨窮達較蚩妍。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孔明和范蠡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感慨。孔明是指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遁世山林,以清心寡欲的態度過著簡樸的生活。梁甫是指他在梁山上吟詠山水之間的意境。而范蠡則是指春秋時期的吳國名將范蠡,他在政治斗爭中受到算計,最終身敗名裂。通過對這兩個歷史人物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人生成敗、榮辱得失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將孔明和范蠡進行對照,突顯出作者對于人生觀念的思考。孔明選擇了遁世山林,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自由,他的境界是高遠的。梁甫是他隱居的地方,作者用“吟”來表達他在山林中吟詠自然之美的情景。范蠡則遭受了政治斗爭的算計,最終身敗名裂,他的命運是凄涼的。通過對這兩個人物的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功名利祿和世俗虛榮的批判,倡導清心寡欲、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詩中的“鍾鼎山林非二物”一句,暗示了孔明和范蠡的不同境遇。鍾鼎是指孔明隱居的地方,山林象征了寧靜與自由,而范蠡則沒有能夠獲得這樣的境地。最后一句“莫隨窮達較蚩妍”是作者的勸誡之辭,意味著不要追求名利和虛榮之物,因為它們會使人沉迷于表面的虛幻,遠離真正的內心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孔明和范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和世俗虛榮的批判,呼吁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遠離紛擾的塵世。它具有啟迪人心的意義,引導人們關注內在的精神追求,而非被外界的名利所迷惑。
“范蠡遭時策計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sūn zi zhí hé lǐ cān zhèng dōng yuán yùn shí jué
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
kǒng míng dùn shì yín liáng fǔ, fàn lǐ zāo shí cè jì rán.
孔明遁世吟梁甫,范蠡遭時策計然。
zhōng dǐng shān lín fēi èr wù, mò suí qióng dá jiào chī yán.
鍾鼎山林非二物,莫隨窮達較蚩妍。
“范蠡遭時策計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