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飯熟時蠶百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麥飯熟時蠶百箔”全詩
麥飯熟時蠶百箔,山中啼鳥識豐年。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陰幕定蔚藍天,
庭戶蕭然有漏仙。
麥飯熟時蠶百箔,
山中啼鳥識豐年。
中文譯文:
綠色的樹陰幕布在湖面上,碧藍的天空靜謐寧靜。
庭院和屋舍寂寥空曠,仿佛有仙人走漏其中。
麥子已經熟透,蠶兒紡織百種絲綢,
山中的鳥兒啼叫著,預示著豐收的年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晚春時節的景象。綠樹蔭蔽下的湖面靜謐恬靜,蔚藍的天空映襯其間,營造出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庭院和屋舍空曠寂寥,仿佛有仙人徘徊其間,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詩人提到麥子已經成熟,蠶絲已經紡織成百種細薄的絲綢,暗示著農作物的豐收和經濟的繁榮。山中的鳥兒啼叫,也象征著豐收的喜悅和自然的和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豐收的喜悅。通過綠樹、湖水、天空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環境。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庭院和屋舍的寂寥與山中的麥子、蠶絲和啼鳥的豐收聯系在一起,展示出春天的生機和繁榮。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展示了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
“麥飯熟時蠶百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lǐ cān zhèng wǎn chūn hú shàng kǒu zhàn shí jué
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lǜ yīn mù dìng wèi lán tiān, tíng hù xiāo rán yǒu lòu xiān.
綠陰幕定蔚藍天,庭戶蕭然有漏仙。
mài fàn shú shí cán bǎi bó, shān zhōng tí niǎo shí fēng nián.
麥飯熟時蠶百箔,山中啼鳥識豐年。
“麥飯熟時蠶百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