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更笑人無菊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渠更笑人無菊把”全詩
渠更笑人無菊把,拒霜相對過重陽。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九日》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無擘畫笑柴桑,
兩眼惺惺菊自黃。
渠更笑人無菊把,
拒霜相對過重陽。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老人在九月的景象。老人沒有任何負擔和煩惱,他笑著在柴桑(一種植物)旁閑適自得。他的雙眼明亮,看到菊花已經自然地變黃。老人還嘲笑那些沒有菊花的人,因為在重陽節這個寒冷的季節,他們錯過了這美好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老人在九月時的心境和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好的贊美和對人生的一種豁達態度。
首先,詩中的老人被描繪為一個輕松自在的形象,他沒有被瑣事困擾,而是笑著享受著柴桑旁的寧靜。這種心態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暗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一種領悟和追求。
其次,詩中的菊花是整首詩的重要意象,它象征著秋天和豐收。菊花黃了,意味著秋天已經來臨,而老人的明亮眼睛看到了這一變化。菊花也象征著堅韌不拔的品質,它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怒放,給人一種希望和力量的感覺。
最后,詩中的拒霜和重陽節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老人嘲笑那些沒有菊花的人,暗示他們錯過了欣賞秋天美景的機會,也許反映了作者對于那些無法感受和欣賞自然美的人的不滿和批判。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老人、菊花和節日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好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淡泊名利的心態,鼓勵人們珍惜自然的美麗和人生的真諦。
“渠更笑人無菊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九日
lǎo wú bò huà xiào chái sāng, liǎng yǎn xīng xīng jú zì huáng.
老無擘畫笑柴桑,兩眼惺惺菊自黃。
qú gèng xiào rén wú jú bǎ, jù shuāng xiāng duì guò chóng yáng.
渠更笑人無菊把,拒霜相對過重陽。
“渠更笑人無菊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