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兆赤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興兆赤符”全詩
節摽千歲歷,氣協五時圖。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皇帝閣》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皇帝閣》
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更化開皇極,
中興兆赤符。
節摽千歲歷,
氣協五時圖。
中文譯文:
時光流轉,世界變幻無常,
國家興盛之兆已顯現。
端午節承載著千年歷史,
五時的景象與氣象相協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景象,以及端午節的慶祝意義。首先,詩人洪咨夔提到"更化開皇極",意味著時光的變遷和國家的興盛。"中興兆赤符"表明國家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時期,預示著充滿希望和喜悅的未來。
接著,詩人提到"節摽千歲歷",指的是端午節的傳統由來已經有著悠久的歷史。端午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屈原紀念活動,現在已經有了千年的歷史。詩人通過提及這一歷史悠久的節日,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珍視。
最后兩句"氣協五時圖"表明五時的景象與氣象相協調。五時指的是古代的五時制,即春夏秋冬和中夏,用來表示季節的變化。詩人意味著端午節的到來與自然界的變化相呼應,顯示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諧共生。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繁盛時代和傳統節日的美好景象。洪咨夔巧妙地運用意象和象征,將國家的興盛與端午節的傳統相聯系,表達了他對國家繁榮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崇敬之情。通過詩人的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繁榮景象和端午節的喜慶氛圍,同時也能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和傳統文化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傳遞了對美好時光和節日慶典的向往和祝福。
“中興兆赤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píng èr nián duān wǔ tiě zǐ cí huáng dì gé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皇帝閣
gèng huà kāi huáng jí, zhōng xīng zhào chì fú.
更化開皇極,中興兆赤符。
jié biāo qiān suì lì, qì xié wǔ shí tú.
節摽千歲歷,氣協五時圖。
“中興兆赤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