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送喜上天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風送喜上天顏”全詩
榆塞雪消鳴鏑靜,柳營月暖擊刁閑。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是洪咨夔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送喜上天顏,
吉語飛來井軫間。
榆塞雪消鳴鏑靜,
柳營月暖擊刁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端平三年春天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四個場景,表達了歡樂、吉祥和寧靜的氛圍。東風傳遞著喜訊到達天宮,喜悅之情彌漫在天空之間。好運的話語飛來,充斥著井軫(水井邊的軫軛,象征井田的安寧)之間。榆塞的雪已經融化,鳴鏑(指弓弩箭矢)的聲音靜謐無聲,表現了和平安寧的局面。柳營中的月光溫暖如春,擊退了那些挑釁的非議。
賞析:
洪咨夔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祥和、安寧的春天景象。整首詩以春風、喜悅、吉祥為主題,表達了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和祝福。詩中的意象生動鮮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歡樂、靜謐和暖意融入其中。
首先,東風代表著春天的到來,也象征著喜訊和好消息。詩人通過東風“送喜上天顏”,表達了喜悅之情融入了整個天空。吉語飛來,寓意著吉祥如意,充滿了希望和福祉。
其次,榆塞雪消、鳴鏑靜,描述了一個平和安寧的局面。榆塞的雪融化了,象征著嚴冬已過,春天來臨。鳴鏑靜謐無聲,暗示了沒有戰亂和紛爭,箭矢沒有發出,反映了社會的安寧和寧靜。
最后,柳營月暖擊刁閑,描繪了一個宴會或娛樂場所。柳營中的月光溫暖如春,擊退了刁閑之人,暗示了邪惡勢力被驅逐,社會得到了安定。
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表達了對和平、吉祥和安寧的美好向往,展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和安定,充滿了喜慶和希望的氛圍。洪咨夔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寓意象征,以及情感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美好的春天世界。
“東風送喜上天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píng sān nián chūn tiě zǐ cí huáng dì gé
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帝閣
dōng fēng sòng xǐ shàng tiān yán, jí yǔ fēi lái jǐng zhěn jiān.
東風送喜上天顏,吉語飛來井軫間。
yú sāi xuě xiāo míng dí jìng, liǔ yíng yuè nuǎn jī diāo xián.
榆塞雪消鳴鏑靜,柳營月暖擊刁閑。
“東風送喜上天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