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霜骨白皚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照人霜骨白皚皚”全詩
天地無情一般月,照人霜骨白皚皚。
分類: 步月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臘中步月二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中步月二絕》是一首宋代洪咨夔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臘月中踏著月光行走,
從平山堂下解脫出來,
經歷了天水堡前的戰斗。
天地間的月亮毫無偏心,
照耀著人們冰冷的骨骼,
灑下皚皚白色的光芒。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臘月的夜晚,通過踏著月光的步伐,從平山堂下擺脫出來解除困境,經過天水堡的戰斗。詩人通過描繪月亮的無私和冰冷的骨骼,表達了人世間的無情和殘酷。月亮作為自然界的存在,無論是在戰爭還是在人們的掙扎中,都保持著公正和冷漠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景象,并通過對月亮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殘酷現實的思考。詩中的"臘中步月"揭示了詩人通過凝視月亮來尋找心靈的慰藉和解脫的意愿。平山堂和天水堡則象征著人們所面對的困境和戰斗。詩人通過將月亮與人們的骨骼相對照,強調了人性的脆弱和世事的無情。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寫實與人情的抒發相結合,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直接而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在困境中尋求解脫和心靈寄托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艱難和無奈。整首詩詞以簡約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洞察和對世事的深思,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照人霜骨白皚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zhōng bù yuè èr jué
臘中步月二絕
píng shān táng xià jiě wéi qù, tiān shuǐ bǎo qián jīng zhàn lái.
平山堂下解圍去,天水堡前經戰來。
tiān dì wú qíng yì bān yuè, zhào rén shuāng gǔ bái ái ái.
天地無情一般月,照人霜骨白皚皚。
“照人霜骨白皚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