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孤芳誰與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皎潔孤芳誰與共”全詩
面冷不堪相嫵媚,心清聊為一軒渠。
月來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
皎潔孤芳誰與共,作詩我欲寄東徐。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次韻曹提管梅》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曹提管梅》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凌寒峭立向庭除,
面冷不堪相嫵媚。
心清聊為一軒渠,
月來月去香仍在。
春少春多意自如,
皎潔孤芳誰與共。
作詩我欲寄東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寒冷的冬天,梅花高高地矗立在庭院中,
它的面容冷冽,不愿與人相嫵媚。
它的內心清澈,只愿為一方清幽之地,
即使月亮來了又走,梅花的芬芳依然存在。
春天來了又走,梅花的意境卻自由自在,
明凈而孤芳,無人與之共享。
我寫詩,愿將它寄往東徐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梅花的觀察和感悟。詩人在冬天中看到梅花挺立在庭院中,面容冷冽而不愿與人親近,但內心卻清澈寧靜。即使月亮的圓缺變化,梅花的香氣依然持續存在。作者通過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意境。
詩中提到的"晉宋淵明漢二疏",指的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和宋代文學家蘇軾,他們都以詩文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作者將自己與他們相比,自稱為"一軒渠",意指自己只是一個平凡而清幽的人。
詩中的"春少春多意自如"表達了梅花獨特的意境,即使在春天中,梅花仍能自得其樂,不受環境的束縛,展現出自由自在的氣質。
最后兩句"皎潔孤芳誰與共,作詩我欲寄東徐"表達了詩人對梅花孤高清雅的贊美,并表示自己想將自己的詩作寄往東徐州,與那里的文人進行交流。
整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的形象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了梅花的獨特魅力和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詩中也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追求以及對清雅自然生活的向往。
“皎潔孤芳誰與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áo tí guǎn méi
次韻曹提管梅
líng hán qiào lì xiàng tíng chú, jìn sòng yuān míng hàn èr shū.
凌寒峭立向庭除,晉宋淵明漢二疏。
miàn lěng bù kān xiāng wǔ mèi, xīn qīng liáo wèi yī xuān qú.
面冷不堪相嫵媚,心清聊為一軒渠。
yuè lái yuè qù xiāng réng zài, chūn shǎo chūn duō yì zì rú.
月來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
jiǎo jié gū fāng shuí yǔ gòng, zuò shī wǒ yù jì dōng xú.
皎潔孤芳誰與共,作詩我欲寄東徐。
“皎潔孤芳誰與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