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秋風歸未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屋秋風歸未決”全詩
茅屋秋風歸未決,障泥能費幾熊皮。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試院口占二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試院口占二絕》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追懷三五少年時,
歲月堂堂兩鬢絲。
茅屋秋風歸未決,
障泥能費幾熊皮。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洪咨夔對過去時光的追懷和對年華逝去的感慨之情。詩人回憶起年輕時的時光,稱之為“三五少年時”,顯示出其中的快樂與無憂無慮。然而,歲月如流,時光不回,詩人的雙鬢已經有了些許白發,顯示出歲月的無情。詩人居住的茅屋中,秋風依舊吹過,但是歸期未定,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迷茫和未知的擔憂。最后兩句以一種夸張的手法表達了茅屋的破舊,形容障泥需要用上幾張熊皮來修補,暗示詩人的貧困和生活的艱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消逝,展現了詩人對往昔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年輕時的快樂與無憂無慮與現實生活的艱辛和不確定性相對照,通過茅屋的破舊、障泥的熊皮修補等形象描繪,傳達了生活的艱辛和時光的無情。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使讀者對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產生共鳴。此外,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秋風吹過茅屋,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的層次。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洪咨夔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憂慮,展現了歲月無情和生活的艱辛。它通過對比和形象的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具感染力和藝術性,給讀者帶來思考和共鳴。
“茅屋秋風歸未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uàn kǒu zhàn èr jué
試院口占二絕
zhuī huái sān wǔ shào nián shí, suì yuè táng táng liǎng bìn sī.
追懷三五少年時,歲月堂堂兩鬢絲。
máo wū qiū fēng guī wèi jué, zhàng ní néng fèi jǐ xióng pí.
茅屋秋風歸未決,障泥能費幾熊皮。
“茅屋秋風歸未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