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三靈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襟危坐三靈會”全詩
草脫燒痕非入色,梅收花事又新人。
正襟危坐三靈會,擁鼻長謠萬象賓。
酬答風光惟辦此,可能春夢到天津。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敬次老人即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敬次老人即事》是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歲月流轉中老人的智慧和生命的意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敬次老人即事》
韶華九十恰平分,
過化中存一點神。
草脫燒痕非入色,
梅收花事又新人。
正襟危坐三靈會,
擁鼻長謠萬象賓。
酬答風光惟辦此,
可能春夢到天津。
譯文:
美好的時光已過去九十分之一,
歲月流轉中依然保留一絲靈氣。
芳草褪去火燒的痕跡,色彩更加鮮艷,
梅花凋謝之際,新的人事又開始了。
端坐安詳,與三靈相會,
擁有長壽的老人唱起了萬象的贊歌。
用這首詩歌回應美麗的風光,
或許春天的夢境會到達天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老人的智慧和生命的意義為主題,表達了歲月流轉、生命綻放的情感。詩中的"韶華九十恰平分"意味著作者已經度過了九十年的光陰,表示時間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光。然而,"過化中存一點神"的描寫表明老人仍然保留著精神和智慧,年歲雖高,但依然有一種生命力的存在。
接著,詩中以草脫燒痕和梅花凋謝作為象征,表達了人事不斷更迭的現實。盡管時間的流逝使得事物發生變化,但新的生命和美好的事物總會不斷涌現。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老人端坐安詳,與三靈相會,長壽的老人唱起了萬象的贊歌。這里的"三靈"指的可能是天地人三界,意味著老人與宇宙相連,與自然和諧共生。長壽的老人唱起贊歌,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激和對世界的贊美。
最后兩句"酬答風光惟辦此,可能春夢到天津"表達了作者以這首詩作回應美麗的自然景色的心情。"酬答風光"表示作者以自己的詩歌來回應大自然的美景,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可能春夢到天津"則含有一種希望和幻想的意味,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在春天的夢中到達美麗的天津。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人的智慧、生命的意義以及對自然美景的回應,傳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正襟危坐三靈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cì lǎo rén jí shì
敬次老人即事
sháo huá jiǔ shí qià píng fēn, guò huà zhōng cún yì diǎn shén.
韶華九十恰平分,過化中存一點神。
cǎo tuō shāo hén fēi rù sè, méi shōu huā shì yòu xīn rén.
草脫燒痕非入色,梅收花事又新人。
zhèng jīn wēi zuò sān líng huì, yōng bí zhǎng yáo wàn xiàng bīn.
正襟危坐三靈會,擁鼻長謠萬象賓。
chóu dá fēng guāng wéi bàn cǐ, kě néng chūn mèng dào tiān jīn.
酬答風光惟辦此,可能春夢到天津。
“正襟危坐三靈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