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可肥身寧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下可肥身寧臞”全詩
官儂早下減租筆,天下可肥身寧臞。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林同年被檄來體訪民租寓僧舍有詩因次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林同年被檄來體訪民租寓僧舍有詩因次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雖然沒有吃飽,但人們卻無一件衣裳。
官員們早已減少了租金,天下本可富足,為何仍然貧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林同年被檄來體察民租的情景。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雖然自己尚未吃飽,但人民卻沒有一件衣物,暗示了人民貧困的現狀。作者進一步指責官員們應該減少租金,使天下的人民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和人民的貧困。作者運用對比手法,通過自己尚未飽食的個人經歷,襯托出人民生活的艱辛。通過指責官員減少租金的不力,作者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和對人民福祉的關切。
作者洪咨夔是宋代文人,他的作品多涉及社會民生和政治批判。這首詩詞在簡短的文字中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呼吁官員們關注人民的生活狀況,減輕人民的負擔。同時,詩中的“林同年”也可能是作者的化名,使得詩詞更具個人色彩和親切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批判,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民的貧困,呼吁官員們關注人民福祉,減輕人民負擔。在語言簡練的同時,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狀況的關切和呼吁。
“天下可肥身寧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tóng nián bèi xí lái tǐ fǎng mín zū yù sēng shè yǒu shī yīn cì yùn
林同年被檄來體訪民租寓僧舍有詩因次韻
wǒ suī bù bǎo shàng èr guǐ, rén zé hé gū wú yī rú.
我雖不飽尚二簋,人則何辜無一襦。
guān nóng zǎo xià jiǎn zū bǐ, tiān xià kě féi shēn níng qú.
官儂早下減租筆,天下可肥身寧臞。
“天下可肥身寧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