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臺高幕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雄臺高幕畫”全詩
雄臺高幕畫,劇邑富民庸。
帆掛風方駃,戈揮日又春。
炊梁剪春韭,無復奉從容。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奚知縣挽詩》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奚知縣挽詩》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奚知縣挽詩
敏銳霹靂手,寬平云夢胸。
雄臺高幕畫,劇邑富民庸。
帆掛風方駃,戈揮日又春。
炊梁剪春韭,無復奉從容。
譯文:
聰明敏捷如霹靂之手,胸懷廣闊如云夢之地。
威武的城池高聳如畫卷,富庶的城邑民眾安居樂業。
船帆在風中飛馳,戰戈揮舞的日子又到了春天。
炊煙中剪下嫩綠的春韭,不再享受從容的生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名叫奚知縣的官員的形象和境遇。他是一個敏銳而靈活的決策者,胸懷寬廣,有著崇高的志向。他所治理的城池雄偉壯觀,城邑繁榮富庶,民眾安居樂業。然而,隨著時光的流轉,他不得不再次投身于戰爭,帶領軍隊出征。他剪下了春天的韭菜,暗示著他不再能享受從容自在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獨特的筆觸,展現了奚知縣的形象和命運。作者洪咨夔通過對奚知縣各個方面的描繪,傳達了他的聰明才智、寬廣胸懷以及他面臨的艱難抉擇。城池的高聳和城邑的富庶,彰顯了奚知縣治理之功。然而,詩詞的結尾卻傳達出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情緒,奚知縣不得不再次投身于戰爭,生活的從容與安逸成為過去。這種轉折和反差給人以深思,同時也展現了時代變遷和官員命運的無常。
總體而言,《奚知縣挽詩》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官員的形象和命運,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形象和細節的刻畫,展示了作者對人生滄桑和命運轉折的感慨,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雄臺高幕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zhī xiàn wǎn shī
奚知縣挽詩
mǐn ruì pī lì shǒu, kuān píng yún mèng xiōng.
敏銳霹靂手,寬平云夢胸。
xióng tái gāo mù huà, jù yì fù mín yōng.
雄臺高幕畫,劇邑富民庸。
fān guà fēng fāng jué, gē huī rì yòu chūn.
帆掛風方駃,戈揮日又春。
chuī liáng jiǎn chūn jiǔ, wú fù fèng cóng róng.
炊梁剪春韭,無復奉從容。
“雄臺高幕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