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杜宇青天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雙杜宇青天月”全詩
不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時。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曉出》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出》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雙杜宇青天月,
兩點烏犢白水陂。
不為好山勾引出,
那知已是插秧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晨的景色。杜宇在藍天下自由自在地飛翔,月亮懸掛在高空,照亮了一切。烏犢在白色的水塘中游動。然而,它們并不是被美麗的山景所吸引而出現在這里,而是因為已經是插秧的季節。
賞析:
《曉出》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一個清新寧靜的清晨景象。詩中的杜宇和烏犢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主角,它們在清晨的光景中自由自在地活動。杜宇在青天下飛翔,月亮的光輝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烏犢在白水陂中游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生動的形象給人一種靜謐和寧靜的感覺。
詩的最后兩句"不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農民辛勤勞動的敬意。它們并不是被美景所吸引而來,而是因為要進行農田的勞作。這種對自然和勞動的描寫形成了對農村生活的美好贊美,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清晨景色所帶來的寧靜與美好。它向人們傳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農民勞動的敬意,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珍視。
“一雙杜宇青天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ū
曉出
yī shuāng dù yǔ qīng tiān yuè, liǎng diǎn wū dú bái shuǐ bēi.
一雙杜宇青天月,兩點烏犢白水陂。
bù wéi hǎo shān gōu yǐn chū, nǎ zhī yǐ shì chā yāng shí.
不為好山勾引出,那知已是插秧時。
“一雙杜宇青天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