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邊樓下萬人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籌邊樓下萬人看”全詩
戲馬臺前千古事,籌邊樓下萬人看。
弓聲瀏亮秋風勁,旗采精明宿雨乾。
后部鐃歌歸較晚,雪西烽火報平安。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九日閱武預觀軍容退而紀事》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九日閱武預觀軍容退而紀事》
遨頭不管菊花寒,
簇隊晨登上將壇。
戲馬臺前千古事,
籌邊樓下萬人看。
弓聲瀏亮秋風勁,
旗采精明宿雨乾。
后部鐃歌歸較晚,
雪西烽火報平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洪咨夔在九月九日觀望軍隊演武的情景。詩中表現了軍隊的壯麗景象以及軍事活動對人們的吸引力。
首先,詩的開頭寫道“遨頭不管菊花寒”,表明作者對菊花已經不再關心,因為他被軍事活動所吸引。接著,“簇隊晨登上將壇”,描述了作者一大早就來到將壇上觀看軍事表演的場景。
下一句“戲馬臺前千古事”,指的是馬戲表演的場地,作者將這個地方與千古以來的軍事事件相聯系,強調了軍事活動的歷史意義。
接下來的“籌邊樓下萬人看”描寫了樓下觀看軍事表演的人群眾多,顯示了人們對軍隊活動的熱情和興趣。
接著的兩句“弓聲瀏亮秋風勁,旗采精明宿雨乾”通過描寫軍隊的軍容和精神狀態,表現出軍隊的威武和精銳。
最后兩句“后部鐃歌歸較晚,雪西烽火報平安”描述了軍隊歸程時的喧鬧和雪西地區軍事警戒的情景,傳遞出一種平安歸來的喜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對軍隊活動的熱愛和對軍人的贊美,同時也傳遞出對平安歸來的祈愿和喜悅之情。
“籌邊樓下萬人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yuè wǔ yù guān jūn róng tuì ér jì shì
九日閱武預觀軍容退而紀事
áo tóu bù guǎn jú huā hán, cù duì chén dēng shàng jiàng tán.
遨頭不管菊花寒,簇隊晨登上將壇。
xì mǎ tái qián qiān gǔ shì, chóu biān lóu xià wàn rén kàn.
戲馬臺前千古事,籌邊樓下萬人看。
gōng shēng liú liàng qiū fēng jìn, qí cǎi jīng míng sù yǔ gān.
弓聲瀏亮秋風勁,旗采精明宿雨乾。
hòu bù náo gē guī jiào wǎn, xuě xī fēng huǒ bào píng ān.
后部鐃歌歸較晚,雪西烽火報平安。
“籌邊樓下萬人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