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梁桂柱若為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杏梁桂柱若為求”全詩
隈{門里加果}{左木右薄}櫨渾易得,杏梁桂柱若為求。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巴山深處一江流,
在巴山深處,有一條江流,
好看藏書百尺樓。
值得欣賞的是那座高達百尺的藏書樓。
隈門里加果左木右薄,
藏書樓的門口,擺放著各種珍果和木雕作品,
櫨渾易得,杏梁桂柱若為求。
珍貴的櫨木容易得到,但要找到杏木和桂木作為支撐柱卻需要費一番功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巴山深處的一條江流和一座高樓,表現了作者對自然風景和文化遺產的贊美之情。詩中提到的藏書樓象征著智慧與知識的寶庫,而描述樓前擺放的珍果和木雕品則展示了其中的美好和珍貴之處。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文化的追求與珍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美,通過對巴山深處一江流和百尺樓的描繪,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作者通過對樓前擺放的珍果和木雕品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藏書樓作為智慧和知識的象征。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化遺產的尊重和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整首詩意蘊含深厚,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這首詩詞展示了洪咨夔對自然和文化的熱愛與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智慧和知識的珍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這首詩詞呈現出一幅美麗而富有意境的畫面,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好。
“杏梁桂柱若為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hòu xī hé yàn hú jí shì shī shí jué jiàn shì cì yùn
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
bā shān shēn chù yī jiāng liú, hǎo kàn cáng shū bǎi chǐ lóu.
巴山深處一江流,好看藏書百尺樓。
wēi mén lǐ jiā guǒ zuǒ mù yòu báo lú hún yì dé, xìng liáng guì zhù ruò wéi qiú.
隈{門里加果}{左木右薄}櫨渾易得,杏梁桂柱若為求。
“杏梁桂柱若為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