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有客吹簫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間有客吹簫去”全詩
林間有客吹簫去,竹化成龍鳳入天。
分類:
《題棲鳳亭四首》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棲鳳亭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竹也多年管風月,
鳳兮幾夜宿云煙。
林間有客吹簫去,
竹化成龍鳳入天。
中文譯文:
多年來,竹子管控著風和月,
鳳兒啊,它們在云煙中宿了幾個夜晚。
林間有一位客人吹著簫離去,
竹子化作了龍和鳳凰,飛入了天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妙的場景,以竹子、鳳凰和云煙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的思考和想象。
首先,詩人提到竹子多年來一直管控著風和月。竹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的柔韌和堅韌代表了品德高尚的人格特質。竹子隨風搖曳,控制著周圍的風景,同時也引發了風和月的美好景象。這里,竹子被賦予了一種神秘和靈性的力量,使得風和月在竹林間更加美麗動人。
接著,詩人描述鳳凰在云煙中宿了幾個夜晚。鳳凰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神鳥,被認為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它們在云煙中停留,似乎是在追逐著一種超凡的存在,給人一種神秘、夢幻的感覺。這里,鳳凰的宿在云煙中,進一步強調了詩中的超脫和神秘感。
最后,詩人提到林間有位客人吹簫離去,竹子化作了龍和鳳凰,飛入了天空。簫是中國傳統樂器,有著悠揚動聽的音色。這位客人吹簫的離去,象征著他的音樂將竹子所化的鳳凰和龍帶入了天空。這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連接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使得自然的力量得以升華和超越。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竹子、鳳凰和云煙之間的景象,通過詩人的想象和表現,展示了自然與人、傳統與現實之間的交融與超越。它呈現了一種超越現實、超越凡塵的美好境界,啟示人們對自然和傳統文化的思考和贊美。
“林間有客吹簫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qī fèng tíng sì shǒu
題棲鳳亭四首
zhú yě duō nián guǎn fēng yuè, fèng xī jǐ yè sù yún yān.
竹也多年管風月,鳳兮幾夜宿云煙。
lín jiān yǒu kè chuī xiāo qù, zhú huà chéng lóng fèng rù tiān.
林間有客吹簫去,竹化成龍鳳入天。
“林間有客吹簫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