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梧桐枝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到梧桐枝上”全詩
秋到梧桐枝上,夜來風雨蕭蕭。
分類:
《呈嬾翁六首》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呈懶翁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酒惡頻將花嗅,睡酣便把茶澆。
秋到梧桐枝上,夜來風雨蕭蕭。
中文譯文:
喜歡頻繁地聞花的香氣,醉醺醺地潑撒茶水。
秋天來到梧桐樹枝上,夜晚里風雨凄涼蕭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白玉蟾的作品,描述了一個懶散的老人的生活場景和心境。
詩的開篇寫道,他喜歡頻繁地聞花的香氣,這表現了他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然而,與聞花的美景相比,他更加沉迷于酒的癡迷,酒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角。這里的"將花嗅"暗示了他將酒與花相提并論,似乎他對于酒的追求超過了對其他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著詩中寫到,他沉醉在酒的世界里,睡得酣暢深沉,甚至在睡夢中也不忘將茶水潑灑。這里的"把茶澆"可以理解為他自己不自覺地將茶水灑在自己身上,暗示了他對于茶的不在乎和浪費。這種態度反映了他對生活的懶散和放縱,似乎他對于任何事物都沒有太多的責任感。
詩的結尾描繪了秋天的景象,梧桐樹上的葉子開始凋零,夜晚的風雨聲回蕩在空中。這里的"秋到梧桐枝上,夜來風雨蕭蕭"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與詩中懶散老人的心境相呼應。他的生活態度和環境的變化形成了一種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他的懶散和漠不關心。
整首詩詞通過對老人生活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他懶散散漫的生活態度和對美的追求的偏移。詩中的對比手法和凄涼的氛圍使人們對于這位懶散老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并引發人們對于生活態度的思考。
“秋到梧桐枝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lǎn wēng liù shǒu
呈嬾翁六首
jiǔ è pín jiāng huā xiù, shuì hān biàn bǎ chá jiāo.
酒惡頻將花嗅,睡酣便把茶澆。
qiū dào wú tóng zhī shàng, yè lái fēng yǔ xiāo xiāo.
秋到梧桐枝上,夜來風雨蕭蕭。
“秋到梧桐枝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