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長真如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長真如竹”全詩
此心如水月,結屋老煙霞。
翠長真如竹,黃開般若花。
寄言劉鐵磨,自識趙州茶。
分類:
《泊頭圓照堂》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泊頭圓照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脫白來求法,
披緇去出家。
此心如水月,
結屋老煙霞。
翠長真如竹,
黃開般若花。
寄言劉鐵磨,
自識趙州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佛法的追求和生活態度。詩的第一句“脫白來求法”,意味著作者放下塵世的名利,尋求佛法的真諦。第二句“披緇去出家”,指的是作者舍棄塵世的俗世生活,選擇出家修行。
接下來的兩句“此心如水月,結屋老煙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清凈和寧靜。水月是佛教中常用來比喻心靈的純凈和明亮,而“結屋老煙霞”描繪了屋宇中歲月的沉淀和煙霧的朦朧,與作者內心的寧靜形成對比。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來寄托作者的修行境界。翠長真如竹,黃開般若花,描述了竹子的翠綠和蓮花的黃色,暗示了作者修行的成果。竹子象征堅韌不拔的品質,而般若花則是佛教中重要的象征,代表智慧和覺悟。
最后兩句“寄言劉鐵磨,自識趙州茶”,是作者對劉鐵磨的寄語。劉鐵磨是宋代著名的茶葉制作家,趙州茶則是當時的一種名茶。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劉鐵磨的敬佩和對茶道的理解,也可以理解為對自己修行道路上的艱辛和領悟的自我肯定。
整首詩通過對作者修行心路歷程的描繪,表達了對佛法的追求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示了作者修行的成果和對生活的體悟。這首詩詞既有禪宗的意味,又融入對自然和茶道的贊美,體現了宋代文人的修身養性的思想風貌。
“翠長真如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ō tóu yuán zhào táng
泊頭圓照堂
tuō bái lái qiú fǎ, pī zī qù chū jiā.
脫白來求法,披緇去出家。
cǐ xīn rú shuǐ yuè, jié wū lǎo yān xiá.
此心如水月,結屋老煙霞。
cuì zhǎng zhēn rú zhú, huáng kāi bō rě huā.
翠長真如竹,黃開般若花。
jì yán liú tiě mó, zì shí zhào zhōu chá.
寄言劉鐵磨,自識趙州茶。
“翠長真如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