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與眾生共一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與眾生共一家”全詩
九還七返魚游網,四諦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結子,虛空昨夜復生花。
阿誰鼎內尋丹藥,枯木巖前月影斜。
分類:
《呈萬菴十章·金丹》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呈萬菴十章·金丹》是宋代文人白玉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佛與眾生共一家,
一毫頭上現河沙。
九還七返魚游網,
四諦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結子,
虛空昨夜復生花。
阿誰鼎內尋丹藥,
枯木巖前月影斜。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宇宙間的超越性思考和對人生的深思。詩人通過金丹的象征意義,表達佛教思想和哲學觀念,揭示了人與佛之間的聯系以及人生的無常和虛幻。
賞析:
詩中的"佛與眾生共一家"意味著佛與眾生并無區別,彼此之間是相互聯系和共同存在的。"一毫頭上現河沙"暗示了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微觀的細微之處,象征著宏大和微小之間的關聯。
"九還七返魚游網"和"四諦三空兔入罝"是佛教的概念,描述了生命的輪回和空無的本質。九還七返表示了生死輪回的過程,四諦三空則指的是佛教中關于苦、集、滅、道以及空無的教義。
"混洗何年曾結子,虛空昨夜復生花"表達了世事無常,一切都在變化中。混洗指的是時間的流轉和變幻,而結子和生花則隱喻了事物的生滅和再生。
"阿誰鼎內尋丹藥,枯木巖前月影斜"揭示了對于永生和超越的追求。阿誰鼎指的是尋求長生不老之物的人,而枯木和月影斜象征了荒涼和虛幻的世界。
整首詩詞以佛教的思想和哲學觀念為基礎,通過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對人生、宇宙和超越的深刻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宇宙的細致觀察和思索,呈現了一種超越時空和境界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深遠的思考和感悟。
“佛與眾生共一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wàn ān shí zhāng jīn dān
呈萬菴十章·金丹
fú yǔ zhòng shēng gòng yī jiā, yī háo tóu shàng xiàn hé shā.
佛與眾生共一家,一毫頭上現河沙。
jiǔ hái qī fǎn yú yóu wǎng, sì dì sān kōng tù rù jū.
九還七返魚游網,四諦三空兔入罝。
hùn xǐ hé nián céng jié zǐ, xū kōng zuó yè fù shēng huā.
混洗何年曾結子,虛空昨夜復生花。
ā shuí dǐng nèi xún dān yào, kū mù yán qián yuè yǐng xié.
阿誰鼎內尋丹藥,枯木巖前月影斜。
“佛與眾生共一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