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飛復雙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飛復雙止”全詩
雙雙噪西風,而背夕陽歸。
雙飛復雙止,長與蒼松期。
饑啄鼎(左口中邕左隹)囀巔,渴飲閩水湄。
莫苦飛太遠,咫尺成相思。
分類:
《雙鵲》白玉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鵲》是宋代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蒼然東阿松,
上有烏鵲枝。
雙雙噪西風,
而背夕陽歸。
雙飛復雙止,
長與蒼松期。
饑啄鼎囀巔,
渴飲閩水湄。
莫苦飛太遠,
咫尺成相思。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中的雙鵲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于友情和離別的思考。詩中的雙鵲棲息在蒼翠的東阿松樹上,它們隨著西風一起鳴叫,但背對著夕陽歸巢。雙鵲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長久以來與蒼松樹相伴。它們饑餓時啄食著鼎山上的昆蟲,口中發出悅耳的聲音;口渴時則飲用福建水湄的清水。詩人告誡雙鵲不要飛得太遠,因為距離近得咫尺,卻能產生深深的思念之情。
賞析:
《雙鵲》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中的雙鵲,表達了友情和離別的主題。詩中的蒼松、烏鵲、鼎山和水湄等形象都展現出生動的畫面感。雙鵲作為自然界的伙伴,與蒼松樹長久共存,它們的飛翔和鳴叫,以及相互依偎的場景,呈現出一種深厚的友情和默契。然而,詩人也透露出離別之情。雙鵲背對夕陽歸巢,暗示著即將面臨分別的命運。詩人通過雙鵲的命運寓意,借以表達人們在離別時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詩以簡練的語言點明了詩人的寄托,咫尺之間的距離卻能引發強烈的相思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抒發了詩人深情的友誼和對離別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雙飛復雙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què
雙鵲
cāng rán dōng ē sōng, shàng yǒu wū què zhī.
蒼然東阿松,上有烏鵲枝。
shuāng shuāng zào xī fēng, ér bèi xī yáng guī.
雙雙噪西風,而背夕陽歸。
shuāng fēi fù shuāng zhǐ, zhǎng yǔ cāng sōng qī.
雙飛復雙止,長與蒼松期。
jī zhuó dǐng zuǒ kǒu zhōng yōng zuǒ zhuī zhuàn diān, kě yǐn mǐn shuǐ méi.
饑啄鼎(左口中邕左隹)囀巔,渴飲閩水湄。
mò kǔ fēi tài yuǎn, zhǐ chǐ chéng xiāng sī.
莫苦飛太遠,咫尺成相思。
“雙飛復雙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