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紅芳勝綠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紅芳勝綠陰”出自宋代邵雍的《洛陽春吟》,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wèi bì hóng fāng shèng lǜ yī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未必紅芳勝綠陰”全詩
《洛陽春吟》
十日好花都去盡,可憐青帝用功深。
游人莫便無憑據,未必紅芳勝綠陰。
游人莫便無憑據,未必紅芳勝綠陰。
分類: 陽春
《洛陽春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春吟》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日好花都去盡,
可憐青帝用功深。
游人莫便無憑據,
未必紅芳勝綠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洛陽城春天花朵盛開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作者借洛陽春天的景色,抒發了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人事變遷的思考。
賞析:
《洛陽春吟》通過描繪洛陽春天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嘆。首兩句寫道:“十日好花都去盡,可憐青帝用功深。”這里,“十日好花都去盡”暗喻時間的流逝,美好的花朵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凋謝。而“青帝”指的是春天,用“用功深”來形容春天的長久努力,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短暫而美好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游人莫便無憑據,未必紅芳勝綠陰”則呼應了前兩句,表達了對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游人”指的是來洛陽游玩的人們,他們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斷言紅花勝過綠蔭。這些詞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變幻無常的觸動,既有對時間流逝的感嘆,也有對人事易逝的思考。
整首詩以洛陽春天作為背景,通過描繪花朵凋謝、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對生命短暫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未必紅芳勝綠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chūn yín
洛陽春吟
shí rì hǎo huā dū qù jǐn, kě lián qīng dì yòng gōng shēn.
十日好花都去盡,可憐青帝用功深。
yóu rén mò biàn wú píng jù, wèi bì hóng fāng shèng lǜ yīn.
游人莫便無憑據,未必紅芳勝綠陰。
“未必紅芳勝綠陰”平仄韻腳
拼音:wèi bì hóng fāng shèng lǜ yī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未必紅芳勝綠陰”的相關詩句
“未必紅芳勝綠陰”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未必紅芳勝綠陰”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未必紅芳勝綠陰”出自邵雍的 《洛陽春吟》,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