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元不是封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趙高元不是封侯”全詩
此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橫流。
三千賓客方成夢,百二山河又變秋。
謾說罷侯能置守。
趙高元不是封侯。
分類:
《觀嬴秦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嬴秦吟》是宋代邵雍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嬴秦(指秦朝)的興起和帝國的統一過程,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權謀之爭和世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轟轟七國正爭籌,
利害相磨未便休。
此至一雄心底定,
其如四海血橫流。
三千賓客方成夢,
百二山河又變秋。
謾說罷侯能置守,
趙高元不是封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嬴秦之前的七國爭霸時期,各國之間的利益糾葛不斷,斗爭激烈。詩中的“轟轟七國正爭籌,利害相磨未便休”表達了當時戰亂不斷、世態炎涼的局面。然而,詩中出現了一位志向堅定的雄才大略之人,他心中已經決定要統一天下,就像四海之水匯聚成一條血脈般。這段描述表達了邵雍對于強勢領袖的崇拜和對于統一的希望。
接下來的兩句“三千賓客方成夢,百二山河又變秋”描繪了權謀斗爭中的賓客和山河景色的變幻無常。賓客們的忠誠和山河的美麗都只是一場夢境,隨著時光的流轉而消散。這里可以理解為對于政治斗爭的一種諷刺,暗示了權力的脆弱和世事的無常。
最后兩句“謾說罷侯能置守,趙高元不是封侯”點明了詩人對于權謀之士的不屑。詩中的“謾說罷侯”指的是那些自以為能夠保住現有地位的權臣,而“趙高元不是封侯”則是對趙高(秦始皇時期的權臣)的嘲諷,認為他不過是個權謀之徒,并非真正的功勛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嬴秦的興起和權謀斗爭,表達了詩人對于權力和權謀的思考,并對于權謀之士持有一種嘲諷和不屑的態度。
“趙高元不是封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yíng qín yín
觀嬴秦吟
hōng hōng qī guó zhèng zhēng chóu, lì hài xiāng mó wèi biàn xiū.
轟轟七國正爭籌,利害相磨未便休。
cǐ zhì yī xióng xīn dǐ dìng, qí rú sì hǎi xuè héng liú.
此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橫流。
sān qiān bīn kè fāng chéng mèng, bǎi èr shān hé yòu biàn qiū.
三千賓客方成夢,百二山河又變秋。
mán shuō bà hóu néng zhì shǒu.
謾說罷侯能置守。
zhào gāo yuán bú shì fēng hóu.
趙高元不是封侯。
“趙高元不是封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