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渚未通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渚未通潮”全詩
會日起離恨,新年別舊僚。
春云猶伴雪,寒渚未通潮。
回首群山暝,思君轉寂寥。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婺州路別錄事》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婺州路別錄事》是唐代詩人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府中相見少,江上獨行遙。
會日起離恨,新年別舊僚。
春云猶伴雪,寒渚未通潮。
回首群山暝,思君轉寂寥。
詩中的"府中相見少"指在府中相見的機會很少,是離別的開始。"江上獨行遙"表達了詩人獨自一人行走于江邊的遠行之情。
"會日起離恨,新年別舊僚"描述了離別的日子和新年與舊友的分別。"會日"指的是分別的日子,詩人在這一天和朋友們離別,心中充滿離別的悲傷和不舍。
"春云猶伴雪,寒渚未通潮"運用春天、云雪、寒渚、潮水等自然景觀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春天的云依然籠罩著雪,寒冷的渚岸還未被潮水淹沒,景色寂寞而凄涼。
"回首群山暝,思君轉寂寥"以群山暮色和思念之情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回首離別的地方,心中蕩起一片寂寥之感。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傷感和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描寫內心感受,使詩意更加深刻。
“寒渚未通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ù zhōu lù bié lù shì
婺州路別錄事
fǔ zhōng xiāng jiàn shǎo, jiāng shàng dú xíng yáo.
府中相見少,江上獨行遙。
huì rì qǐ lí hèn, xīn nián bié jiù liáo.
會日起離恨,新年別舊僚。
chūn yún yóu bàn xuě, hán zhǔ wèi tōng cháo.
春云猶伴雪,寒渚未通潮。
huí shǒu qún shān míng, sī jūn zhuǎn jì liáo.
回首群山暝,思君轉寂寥。
“寒渚未通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