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殺人奚足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日殺人奚足驚”全詩
肯謂破齊存即墨,能勝坑趙盡長平。
清晨見鬼未為怪,白日殺人奚足驚。
加以蘇張掉三寸,扼喉其勢不俱生。
分類:
《觀七國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觀七國吟》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當其末路尚縱橫,
仁義之言固不聽。
肯謂破齊存即墨,
能勝坑趙盡長平。
清晨見鬼未為怪,
白日殺人奚足驚。
加以蘇張掉三寸,
扼喉其勢不俱生。
中文譯文:
當七國爭霸走向末路時,
仁義之言已不再被聽從。
誰會認為破滅齊國而保留即墨,
能夠戰勝陷害趙國的長平之戰。
清晨時見到鬼魂并不感到奇怪,
白天屠戮人命又有何足驚訝。
再加上蘇軾和張載失勢,
扼住喉嚨的勢力也難以同時產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七國爭霸時期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當時亂世的觀察和思考。詩中提到了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性的痛惜和對道德價值觀的憂慮。
首先,作者指出了在末路之時,人們不再重視仁義之言,背離了傳統的道德準則。這可能暗指當時七國爭霸的政治氛圍,各國為了權力地位而不擇手段,忽視了仁義道德的重要性。
其次,作者提到了破滅齊國卻保留即墨的情況。這反映了當時政治斗爭的復雜性,有些國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選擇了利用、保留一些城市或地區,而不顧及整個國家的命運。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清晨見鬼和白日殺人。這兩句描述了亂世中的荒誕和殘忍,以及人們對這些事情的麻木和習以為常。作者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對人性墮落和社會道德淪喪的憂慮。
最后,作者提到了蘇軾和張載,這兩位歷史上著名的文化人物。他們因為言論和觀點的不合時宜,失去了權勢和聲望。這也暗示了當時政治斗爭中對于言論自由和理性思考的限制,以及對于異見者的打壓和排斥。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七國爭霸時期為背景,通過對亂世中的人性和道德現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憂慮和對理想人性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于權力斗爭、道德淪喪和言論自由的批評。
“白日殺人奚足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qī guó yín
觀七國吟
dāng qí mò lù shàng zòng héng, rén yì zhī yán gù bù tīng.
當其末路尚縱橫,仁義之言固不聽。
kěn wèi pò qí cún jí mò, néng shèng kēng zhào jǐn cháng píng.
肯謂破齊存即墨,能勝坑趙盡長平。
qīng chén jiàn guǐ wèi wèi guài, bái rì shā rén xī zú jīng.
清晨見鬼未為怪,白日殺人奚足驚。
jiā yǐ sū zhāng diào sān cùn, è hóu qí shì bù jù shēng.
加以蘇張掉三寸,扼喉其勢不俱生。
“白日殺人奚足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