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佛性久無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通佛性久無礙”全詩
心通佛性久無礙,口道儒言殊不陳。
吳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風月此時身。
閑行坐閑松陰下,應恃眼明長笑人。
分類:
《還圓益上人詩卷》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還圓益上人詩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邵雍。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瓶錫相從更一巾,
一巾曾拂十州塵。
心通佛性久無礙,
口道儒言殊不陳。
吳越江山前日事,
伊嵩風月此時身。
閑行坐閑松陰下,
應恃眼明長笑人。
譯文:
瓶和錫相伴隨著換上一巾,
這巾曾經拂去了十州的塵埃。
內心通達佛性,久已無所障礙,
口中說的儒家言論卻與此不同。
吳越的江山是以前的事情,
現在身處于伊嵩的風景和月色之中。
閑步或坐在松樹的陰涼下,
可以依靠明亮的眼睛長久地笑對他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修行者的心境和生活態度。作者通過描述自己持瓶和錫杖,換上一頂巾帽的場景,表達了自己修行的決心和堅持。一巾拂去十州的塵埃,暗示作者對塵世的超脫和追求內心的凈化。
詩中提到心通佛性久無礙,口道儒言殊不陳。這句表達了作者內心與佛法相通,已經超越了儒家的言論,體現了他對佛教的崇尚和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過去的吳越江山已經成為過去,現在他身處于伊嵩的風景和月色之中。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在修行中拋開塵世的執念,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超越。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在清雅的自然環境中行走或坐下,依靠著明亮的眼睛去觀察世界,保持樂觀的態度,并長久地對他人微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超脫塵世的心態和修行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心靈寧靜和內心清明的向往。
詩中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展示了作者對佛法的崇尚和對內心凈化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人生的積極態度。
作者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明亮的眼睛去觀察世界,傳遞出一種樂觀向上、積極向善的心態。整首詩給人以寧靜、舒適和安詳的感覺,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在修行中對塵世的超脫和對心靈的追求,同時也呈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與傳承。
“心通佛性久無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i yuán yì shàng rén shī juàn
還圓益上人詩卷
píng xī xiāng cóng gèng yī jīn, yī jīn céng fú shí zhōu chén.
瓶錫相從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塵。
xīn tōng fó xìng jiǔ wú ài, kǒu dào rú yán shū bù chén.
心通佛性久無礙,口道儒言殊不陳。
wú yuè jiāng shān qián rì shì, yī sōng fēng yuè cǐ shí shēn.
吳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風月此時身。
xián xíng zuò xián sōng yīn xià, yīng shì yǎn míng cháng xiào rén.
閑行坐閑松陰下,應恃眼明長笑人。
“心通佛性久無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