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留一醉本無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留一醉本無期”全詩
明年此夕游何處,縱有清光知對誰。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對月答袁明府》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月答袁明府》是唐代戴叔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下孤城月上遲,
相留一醉本無期。
明年此夕游何處,
縱有清光知對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月亮的贊美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孤城山下,月亮升起得比較晚的景象。詩人與朋友相聚時喝了一杯酒,卻不知道何時再相聚。詩的最后,作者提問明年的同一時刻他會在何處游玩,即使有明亮的月光,卻不知道與誰相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山城和月亮的描繪,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不確定的未來。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山下孤城月上遲”,通過山城下的景象和月亮升起較晚的描繪,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孤寂的氛圍。
第二句“相留一醉本無期”,表達了作者與朋友相聚時的愉悅心情,但又帶有無奈和不確定。一醉之間,友情的相聚可能沒有具體的期限和保證。
第三句“明年此夕游何處”,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思考和期待。作者不知道明年的同一時刻會在何處游玩,暗示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流轉。
最后一句“縱有清光知對誰”,通過對明亮的月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即使有清澈的月光,作者仍然不知道與誰相伴。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對未來的猶豫和迷茫。詩詞中的山城、月亮和明年的游玩都成為了對作者內心情感的象征,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相留一醉本無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yuè dá yuán míng fǔ
對月答袁明府
shān xià gū chéng yuè shàng chí, xiāng liú yī zuì běn wú qī.
山下孤城月上遲,相留一醉本無期。
míng nián cǐ xī yóu hé chǔ, zòng yǒu qīng guāng zhī duì shuí.
明年此夕游何處,縱有清光知對誰。
“相留一醉本無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