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猶有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山猶有鶴”全詩
凄涼余向秦。
雖言異生死。
同是不歸人。
昔余仕冠蓋。
值子避風塵。
望乞求真隱。
伺關待逸民。
忽聞泉石友。
芝桂不防身。
悵然張仲蔚。
悲哉鄭子真。
三山猶有鶴。
五柳更應春。
遂令從渭水。
投吊往江濱。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南北朝時期庾信所寫的《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冥漠爾游岱。
在遙遠而荒涼的地方,你游歷到了岱山。
凄涼余向秦。
我感到悲涼,向著秦地遠去。
雖言異生死。
盡管我們說起不同的生死。
同是不歸人。
但我們都是無法回歸的人。
昔余仕冠蓋。
曾經我身居高官顯貴之中。
值子避風塵。
現在我只能與子女避開塵世紛擾。
望乞求真隱。
我期望著能夠向真正的隱士請教。
伺關待逸民。
我等待著那些過上逍遙自在生活的人來到我這里。
忽聞泉石友。
突然聽到泉水和石頭成為了我的朋友。
芝桂不防身。
芝草和桂樹的香氣彌漫在我身上。
悵然張仲蔚。
我感到憂愁,像張仲蔚一樣。
悲哉鄭子真。
哀嘆啊,鄭子真。
三山猶有鶴。
即使是三山之地依然有仙鶴存在。
五柳更應春。
五柳樹更應該在春天里舒展枝葉。
遂令從渭水。
于是我前往渭水。
投吊往江濱。
向江邊投下吊唁之情。
這首詩詞描繪了庾信對莊周處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感慨。庾信曾經擔任高官,但現在卻渴望能夠返璞歸真,尋找真正的隱士來指導自己。他感到悵然和憂愁,對于鄭子真和張仲蔚的遭遇感到悲嘆。然而,詩中也流露出對自然的贊美,表達了對仙鶴和五柳樹的向往。最后,庾信決定離開渭水,投向江濱,向遠方的莊周處士致以哀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身世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描繪,抒發了庾信內心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它展現了南北朝時期文人士人的情懷和對自然、隱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人生命運的思索。
“三山猶有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áng shǎo bǎo yáo shāng zhōu chǔ shì shī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詩
míng mò ěr yóu dài.
冥漠爾游岱。
qī liáng yú xiàng qín.
凄涼余向秦。
suī yán yì shēng sǐ.
雖言異生死。
tóng shì bù guī rén.
同是不歸人。
xī yú shì guān gài.
昔余仕冠蓋。
zhí zi bì fēng chén.
值子避風塵。
wàng qǐ qiú zhēn yǐn.
望乞求真隱。
cì guān dài yì mín.
伺關待逸民。
hū wén quán shí yǒu.
忽聞泉石友。
zhī guì bù fáng shēn.
芝桂不防身。
chàng rán zhāng zhòng wèi.
悵然張仲蔚。
bēi zāi zhèng zǐ zhēn.
悲哉鄭子真。
sān shān yóu yǒu hè.
三山猶有鶴。
wǔ liǔ gèng yīng chūn.
五柳更應春。
suì lìng cóng wèi shuǐ.
遂令從渭水。
tóu diào wǎng jiāng bīn.
投吊往江濱。
“三山猶有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