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山相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母山相砌”全詩
行盡江南地。
南雁斷,無書至。
憐君羈旅處。
見我飄蓬際。
如夢寐。
當年閬苑曾相對。
休說深心事。
但付狂歌醉。
那更話,孤帆起。
水精溪繞戶。
云母山相砌。
君莫去。
只堪伴我溪山里。
分類: 千秋歲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千秋歲》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千秋歲·葉舟容易》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葉舟容易。行盡江南地。
葉船容易行遍江南地。
南雁斷,無書至。
南方的候鳥已經斷絕,沒有書信傳來。
憐君羈旅處。見我飄蓬際。
我憐惜你作為旅人的辛苦,看到我像漂泊的飄萍一樣。
如夢寐。當年閬苑曾相對。
仿佛在夢中,那年我們曾經在閬苑相逢。
休說深心事。但付狂歌醉。
不必說深藏的心事,只傾訴狂歌與酒醉。
那更話,孤帆起。
更不必多說,孤帆已經起航。
水精溪繞戶。云母山相砌。
清澈的小溪環繞著住所,山巒像云母一樣砌筑起來。
君莫去。只堪伴我溪山里。
請你不要離去,只愿你陪伴在我這溪山之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與留戀之情。詩中以葉舟作為象征,借葉舟的容易行遍江南之意,表達了友人行旅的辛苦和離別的痛苦。南雁斷、無書至的描寫,強調了彼此之間的隔絕和無法聯絡的困境。作者憐惜友人的處境,希望友人能夠見到自己,共同分享漂泊的經歷。詩中的閬苑是古代宮殿的一種,表示過去曾有過親近的時刻。詩詞中流露出作者深藏的心事,但他選擇了用狂歌和酒醉來排遣內心的痛苦,以此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眷戀。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友人不要離去,愿意與友人共同在這山水之間度過時光。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思念,透過葉舟的形象和離別的描寫,展現了友情的珍貴和離別的辛酸。通過山水的描繪和狂歌醉酒的意象,詩詞中融入了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給人以清幽、離愁的感覺。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人們在離別中對親人、朋友的眷戀和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豪情與情感的內斂。
“云母山相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qiū suì
千秋歲
yè zhōu róng yì.
葉舟容易。
xíng jǐn jiāng nán dì.
行盡江南地。
nán yàn duàn, wú shū zhì.
南雁斷,無書至。
lián jūn jī lǚ chù.
憐君羈旅處。
jiàn wǒ piāo péng jì.
見我飄蓬際。
rú mèng mèi.
如夢寐。
dāng nián làng yuàn céng xiāng duì.
當年閬苑曾相對。
xiū shuō shēn xīn shì.
休說深心事。
dàn fù kuáng gē zuì.
但付狂歌醉。
nà gèng huà, gū fān qǐ.
那更話,孤帆起。
shuǐ jīng xī rào hù.
水精溪繞戶。
yún mǔ shān xiāng qì.
云母山相砌。
jūn mò qù.
君莫去。
zhǐ kān bàn wǒ xī shān lǐ.
只堪伴我溪山里。
“云母山相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