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波還引句城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波還引句城塘”全詩
誰似當年李刺史,春波還引句城塘。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揚州雜詠七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州雜詠七首》是晁補之所作,他是宋代的一位文學家。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雷陂新作麥田荒,
曾說風興沒兩郎。
誰似當年李刺史,
春波還引句城塘。
譯文:
雷陂新建的麥田荒蕪,
曾經說過風興既然消失了。
誰能像當年的李刺史一樣,
春天的波瀾依然迎引著句城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揚州的景象以及對過去的懷念之情。雷陂是揚州的一處水利工程,新建的麥田卻被荒蕪所覆蓋,這反映了揚州當時的蕭條景象。作者提到過去的風興已經消失,這可能指的是當地的繁榮和活力不再存在。然而,作者思念當年的李刺史,他能夠引領春天的波瀾,使得句城塘依然充滿生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揚州景象的描繪,表達了晁補之對過去的懷念之情。雷陂新建的麥田荒蕪,象征著一種失落和衰敗的景象,與過去的風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作者提到了李刺史,以及他引領春波的能力,表達了對過去繁榮時期的向往和敬佩。這種對過去的懷舊情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變遷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他對過去輝煌時刻的記憶和珍視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揚州歷史和文化的深情厚意。
“春波還引句城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ōu zá yǒng qī shǒu
揚州雜詠七首
léi bēi xīn zuò mài tián huāng, céng shuō fēng xìng méi liǎng láng.
雷陂新作麥田荒,曾說風興沒兩郎。
shuí shì dāng nián lǐ cì shǐ, chūn bō hái yǐn jù chéng táng.
誰似當年李刺史,春波還引句城塘。
“春波還引句城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