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惜青青藏馬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惜青青藏馬鬣”全詩
未惜青青藏馬鬣,可能辜負大明泉。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揚州雜詠七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州雜詠七首》是晁補之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蜀岡茶味圖經說,
不貢春芽向十年。
未惜青青藏馬鬣,
可能辜負大明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揚州茶葉的品質和價值。詩人引用了《蜀岡茶味圖經》,指出揚州茶與蜀地的名茶相媲美。然而,揚州的春茶未能作為貢品進獻給朝廷,而是經過十年的時間后才有機會品嘗到。詩人表達了對揚州茶的珍貴之處,以及對大明泉(可能指揚州的名泉)的可能辜負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揚州茶的描述,抒發了詩人對這種茶葉的珍視之情。詩人借用《蜀岡茶味圖經》,顯示了揚州茶的品質和價值與蜀地名茶不相上下。他用"不貢春芽向十年"一句,表達了揚州茶未能及時進獻給朝廷,需要等待十年才能品嘗到的遺憾之情。這句話也暗示了揚州茶的稀缺和珍貴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未惜青青藏馬鬣,可能辜負大明泉"則表明了詩人對揚州茶珍貴品質的認可和惋惜。"青青藏馬鬣"意味著詩人不舍得將茶葉藏起來,而是將其品嘗。"大明泉"可能指代揚州的名泉,表示詩人對這座城市的懷念和對揚州茶珍貴品質的可能辜負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揚州茶的珍貴和遺憾之情,凸顯了揚州茶的獨特魅力。它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茶文化的關注和對品質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茶葉的重視程度。
“未惜青青藏馬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ōu zá yǒng qī shǒu
揚州雜詠七首
shǔ gāng chá wèi tú jīng shuō, bù gòng chūn yá xiàng shí nián.
蜀岡茶味圖經說,不貢春芽向十年。
wèi xī qīng qīng zàng mǎ liè, kě néng gū fù dà míng quán.
未惜青青藏馬鬣,可能辜負大明泉。
“未惜青青藏馬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