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欲歸家鬢已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欲歸家鬢已斑”全詩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游自嘆平生誤,便欲歸家鬢已斑。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登廬山》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廬山》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丹碧沉沉虎豹閑,
松幢引度九重關。
人間未覺渾無路,
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
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游自嘆平生誤,
便欲歸家鬢已斑。
詩意:
詩人描述了自己登上廬山的景象和心境。詩中的廬山被描繪成紅色和碧綠色的美景,虎豹自在游蕩其中。松樹的幢帳引領詩人穿過九重關,進入廬山之中。詩人感嘆人間的人們未曾意識到自然界中隱藏的壯麗山巒,而天空中的山峰更加令人驚嘆。詩人用瑤草和紅泉來描述廬山的美景,以及金風和白露來描繪攀登山峰的艱辛。在這次美麗的旅行中,詩人自嘆自己一生中走過的路都是錯誤的,他渴望回家,但已經年老發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的美景和詩人的心境,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人與自然的關系。詩人以鮮明的色彩和形象來描繪廬山的景色,使用了丹碧、松幢、瑤草和紅泉等詞語,給人一種美麗而生動的感覺。詩中的九重關象征著攀登廬山的困難和艱險,而金風和白露則表現了攀登山峰的艱辛和挑戰。整首詩透露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感嘆自己一生的追求可能是錯誤的,渴望回到家中,但年老的現實已經讓他心生白發。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傳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反思。它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的無奈,引起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追求的反思。同時,詩中所表現的主題也是人們常常會經歷的情感和心境,具有普遍的共鳴力。
“便欲歸家鬢已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lú shān
登廬山
dān bì chén chén hǔ bào xián, sōng chuáng yǐn dù jiǔ zhòng guān.
丹碧沉沉虎豹閑,松幢引度九重關。
rén jiān wèi jué hún wú lù, tiān shàng hái jīng gèng yǒu shān.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yáo cǎo hóng quán gōng yì zhuó, jīn fēng bái lù sòng jī pān.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liáng yóu zì tàn píng shēng wù, biàn yù guī jiā bìn yǐ bān.
良游自嘆平生誤,便欲歸家鬢已斑。
“便欲歸家鬢已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