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著不知風揭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著不知風揭屋”全詩
醉著不知風揭屋,可能楊素是江神。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望金陵》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金陵》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盤虎踞望南津,
余烈崢嶸尚霸陳。
醉著不知風揭屋,
可能楊素是江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晁補之對金陵(今南京)的向往和贊美之情。詩人形容自己身處高處,俯瞰南津,感嘆金陵的莊嚴壯美。他提到了自己的家族榮耀和輝煌,認為這種榮耀仍然在金陵的土地上存在。在醉酒的狀態下,詩人感受不到風的吹拂,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江神楊素在保護金陵。
賞析:
《望金陵》以雄渾豪放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金陵的深情向往和景仰之情。首句“龍盤虎踞望南津”,運用了龍和虎這兩種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力量和權威的動物形象,形容金陵地勢崇高,地位重要。接著,詩人自豪地提到了自己和家族的輝煌歷史,顯示出他對家族的自豪感和對金陵的認同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醉酒的狀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醉著不知風揭屋”,通過描繪自己無法感受到風的吹拂,進一步強調了他對金陵的獨特感受。最后一句“可能楊素是江神”,暗示了詩人認為自己身處的這片土地受到了神靈的庇佑,金陵因此得以保持著榮耀和繁盛。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金陵的景仰之情,以及對自身家族輝煌歷史的自豪感。通過對金陵地勢的描繪和對神靈的暗示,詩人展現了他對金陵的崇拜和對這片土地的獨特感受。這首詩詞以豪放的筆調和生動的形象描繪,展示了晁補之的才華和對金陵的深情厚意。
“醉著不知風揭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jīn líng
望金陵
lóng pán hǔ jù wàng nán jīn, yú liè zhēng róng shàng bà chén.
龍盤虎踞望南津,余烈崢嶸尚霸陳。
zuì zhe bù zhī fēng jiē wū, kě néng yáng sù shì jiāng shén.
醉著不知風揭屋,可能楊素是江神。
“醉著不知風揭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