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嫌麥隴無佳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嫌麥隴無佳思”全詩
自嫌麥隴無佳思,戲作南齋百里山。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自畫山水寄正受題其上》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畫山水寄正受題其上》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虎觀他年青汗手,
白頭田畝未能閑。
自嫌麥隴無佳思,
戲作南齋百里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晁補之自嘲的心境。詩中,他自稱為"虎觀",暗指自己年輕時的朝廷官職。然而,盡管他年事已高,過去的勞苦和辛勞使得他無法安享田園生活。他對自己的寫作能力也不滿意,覺得自己無法在田園環境中有所創作。因此,他選擇在南齋中戲謔地描繪了一幅百里山水的畫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晁補之的自嘲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他用"虎觀他年青汗手"來形容自己過去年輕時在朝廷中的辛勤努力,而"白頭田畝未能閑"則暗示了他晚年仍未能過上寧靜的田園生活。詩中的"麥隴"指的是農田,他自嘲自己沒有佳作可寫,認為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無法有所創作。最后,他選擇以戲謔的方式,在南齋中自娛自樂地創作了一幅百里山水的畫作。整首詩流露出晁補之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和對藝術創作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致上的境遇和心態。
這首詩詞描繪了晁補之復雜的內心情感,通過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他對生活和藝術的思考。它展現了晁補之作為一位文人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
“自嫌麥隴無佳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uà shān shuǐ jì zhèng shòu tí qí shàng
自畫山水寄正受題其上
hǔ guān tā nián qīng hàn shǒu, bái tóu tián mǔ wèi néng xián.
虎觀它年青汗手,白頭田畝未能閑。
zì xián mài lǒng wú jiā sī, xì zuò nán zhāi bǎi lǐ shān.
自嫌麥隴無佳思,戲作南齋百里山。
“自嫌麥隴無佳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