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花鎖碎滿庭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椿花鎖碎滿庭除”全詩
旱干只喜雨破土,潦潤不憂河決渠。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蒲萄》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蒲萄》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蒲萄的新枝條容易扶疏,
椿花的花瓣散落在庭院里。
干旱的土地渴望雨水破土而出,
濕潤的土壤不用擔心河流決堤。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蒲萄和椿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的現象和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悟。
賞析:
1. 這首詩詞以蒲萄和椿花作為意象,通過對植物生長狀態的描寫,表達了自然界的循環和變化。蒲萄的新枝條容易扶疏,展示了植物的生機勃勃,而椿花的花瓣散落在庭院里則象征著花開花謝,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2. 詩中提到的干旱和雨水,以及土地的破土和河流的決堤,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對生命的依賴。干旱的土地渴望雨水的滋潤,而濕潤的土壤則不用擔心河流決堤的破壞,展示了自然界的互補和平衡。
3. 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作者抒發了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詩中表現出一種平和豁達的心態,即使面臨干旱和困境,也能保持樂觀的態度,相信自然界的變化和恢復。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為主題,通過對蒲萄和椿花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循環和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椿花鎖碎滿庭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táo
蒲萄
pú táo xīn tiáo yì fú shū, chūn huā suǒ suì mǎn tíng chú.
蒲萄新條易扶疏,椿花鎖碎滿庭除。
hàn gàn zhǐ xǐ yǔ pò tǔ, lǎo rùn bù yōu hé jué qú.
旱干只喜雨破土,潦潤不憂河決渠。
“椿花鎖碎滿庭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