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行旅得相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江行旅得相歡”全詩
楚國上腴收賦重,漢家良牧得人難。
銅鉛滿穴山能富,鴻雁連群地亦寒。
幾日政聲聞戶外,九江行旅得相歡。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送信州姚使君》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信州姚使君》
朱幡徐轉候群官,
猿鳥無聲郡宇寬。
楚國上腴收賦重,
漢家良牧得人難。
銅鉛滿穴山能富,
鴻雁連群地亦寒。
幾日政聲聞戶外,
九江行旅得相歡。
中文譯文:
紅旗在風里輕輕轉動,托住了許多官員的期望。
郡宇寬廣,宛如猿鳥無聲的國土。
楚國富饒,征收的賦稅繁重,
而漢家作為一處良好的牧場,卻難以招募到人才。
烏有銅鉛的山巒可以帶來財富,
寒風中的鴻雁群也能在那里安家。
幾日后政府的聲音傳到了民居之外,
九江的行旅們一起開心地相聚。
詩意:
這首詩是盧綸送別信州姚使君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官員們對朝廷的期望,以及九江地區的自然風光和豐富資源,表達了自己對姚使君前程的祝愿。詩中反映了政治和社會環境下的一些問題,以及詩人對鄉土之美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信州姚使君的離別場景,并展示了九江地區的繁榮景象。詩中的朱旗和候群官體現了君臣之間的紐帶關系,郡宇寬廣和猿鳥無聲的描寫為讀者展示了九江地區的宏偉和寧靜。楚國上腴和漢家良牧的對比表達了漢家地區供養人才的困難。最后,詩人希望姚使君能夠在新的旅程中獲得成功,而九江地區的居民們則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一喜訊。整首詩以平實、樸素的詞句表達了對別離和美好未來的祝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江行旅得相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ìn zhōu yáo shǐ jūn
送信州姚使君
zhū fān xú zhuǎn hòu qún guān, yuán niǎo wú shēng jùn yǔ kuān.
朱幡徐轉候群官,猿鳥無聲郡宇寬。
chǔ guó shàng yú shōu fù zhòng,
楚國上腴收賦重,
hàn jiā liáng mù dé rén nán.
漢家良牧得人難。
tóng qiān mǎn xué shān néng fù, hóng yàn lián qún dì yì hán.
銅鉛滿穴山能富,鴻雁連群地亦寒。
jǐ rì zhèng shēng wén hù wài, jiǔ jiāng xíng lǚ dé xiāng huān.
幾日政聲聞戶外,九江行旅得相歡。
“九江行旅得相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