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涼風喚未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夜涼風喚未還”全詩
可是應門無稚子,雙鳧仙去定誰攀。
分類: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是宋代詩人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醉鄉冉冉夢游閑,一夜涼風喚未還。
可是應門無稚子,雙鳧仙去定誰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孫令(孫氏的封號)在夢中游歷醉鄉為主題,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醉鄉冉冉夢游閑,一夜涼風喚未還"描繪了孫令在酒后進入夢鄉,仿佛置身于一個迷離的世界。"醉鄉"指的是他醉后的夢境,"冉冉"表示輕飄飄、緩緩地漂移。"一夜涼風喚未還"表明盡管孫令在夢里游蕩,但涼風的吹拂卻將他喚醒,使他不能久留于夢中。
第二句"可是應門無稚子,雙鳧仙去定誰攀"反映了孫令醒來后的現實境遇。"應門無稚子"意味著他的家門沒有年幼的孩子,沒有繼承他血脈的后代。"雙鳧仙去定誰攀"則是一種比喻,指的是仙鶴離去,無法預料誰能夠攀上仙鶴的背脊。這句話暗示了作者對自己的命運和未來的擔憂,以及對傳承血脈和名譽的思考。
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描繪孫令的夢境和醒來之后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遷以及對血脈傳承和命運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哲理,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一夜涼風喚未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shān sūn lìng jiàn guò pū wèi qǐ sūn tí bì ér qù zuò jué jù jì zhī
常山孫令見過仆未起孫題壁而去作絕句寄之
zuì xiāng rǎn rǎn mèng yóu xián, yī yè liáng fēng huàn wèi hái.
醉鄉冉冉夢游閒,一夜涼風喚未還。
kě shì yìng mén wú zhì zǐ, shuāng fú xiān qù dìng shuí pān.
可是應門無稚子,雙鳧仙去定誰攀。
“一夜涼風喚未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