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忝衣冠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昔忝衣冠舊”全詩
籬根菊初綻,甕面酒新芻。
不負重陽節,都無舉世憂。
人生定誰是,萬事本悠悠。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九日三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三首》是蘇轍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我以衣冠自居,如今卻成為田園老人漫游。籬笆旁的菊花初開,酒壇上的新麥破土而出。我并未辜負重陽節的慶祝,也沒有世間的憂慮。人生的歸宿究竟是什么,萬事皆是如此深遠悠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轍的人生感慨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蘇轍曾經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文官,享受榮華富貴,但如今他已經變成一個田園老人,過著隨性自在的生活。他欣賞著籬笆旁初開的菊花,品味著新釀的酒,對于慶祝重陽節并不感到愧疚,也沒有被世間的憂慮所困擾。在這個詩詞中,蘇轍反思了人生的歸宿,并認為萬事皆是如此深遠和漫長。
賞析:
《九日三首》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狀態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的"昔忝衣冠舊,今從野老游"表達了作者曾經的身份和如今的轉變,展現出對人生經歷的反思。"籬根菊初綻,甕面酒新芻"通過描繪菊花初開和新酒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賞識和對簡單生活的追求。"不負重陽節,都無舉世憂"表達了作者享受田園生活,毫不羈絆的心態。最后兩句"人生定誰是,萬事本悠悠"則是作者對人生歸宿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對世事的漫長感慨。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人生經歷和歸宿的思考,展示了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賞識,表達了對世事深遠悠長的感慨。
“昔忝衣冠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sān shǒu
九日三首
xī tiǎn yì guān jiù, jīn cóng yě lǎo yóu.
昔忝衣冠舊,今從野老游。
lí gēn jú chū zhàn, wèng miàn jiǔ xīn chú.
籬根菊初綻,甕面酒新芻。
bù fù chóng yáng jié, dōu wú jǔ shì yōu.
不負重陽節,都無舉世憂。
rén shēng dìng shuí shì, wàn shì běn yōu yōu.
人生定誰是,萬事本悠悠。
“昔忝衣冠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